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CT骨密度测量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试验测试.设计制作出与标准固体体模等效的QCT骨密度测量液体体模。并对体模完成合格性测试。方法 利用CT扫描机及测量软件.对采用不同浓度溶液制成的液体体模和采用羟磷灰石制作的固体体模进行对比,获得合适的配比,制作成等效的液体体模。然后进行均匀性,线性.重复精度和准确性检测;结果 两种测量体模的各项指标基本相同。结论 本项且设计制作的液体体摸与固体体模是等效的。能够同样应用于QCT骨密度测量。  相似文献   
2.
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定与QCT骨密度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比同一组对象数字X线机与QCT骨密度测定结果,对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同一对象同时进行左前臂远端的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量和第2、3、4腰椎的QCT平均骨密度测量,共计检查临床对象216人(男性102人,女性114人),用线性相关分析对两组数据与年龄的相关性以及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 男女性前臂远端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且P值均小于0.05,有显著性负相关;男女性前臂远端骨密度与腰椎骨密度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小于0.01.结论 216例对照检查结果,前臂远端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量数据与腰椎QCT骨密度测量数据基本一致,两者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说明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量能够与QCT骨密度测量同样应用于临床反映人体骨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3.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对QCT骨密度测量中的扫描定位、图像测量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对椎体松质骨与整体骨的密度变化进行分析,找出规律。方法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体模,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研究对象为近3年我院体检和检查对象,共1586例(男712例,女874例)。结果①得出了男、女L2-L4平均骨密度的各年龄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了各年龄组腰椎的松质/整体骨密度比值。②根据20~34岁年龄组的资料,获得本地区男、女L2~L4的骨峰值:男性松质骨:(177.13±33.75)mg/cm^3,整体骨:(205.59±36.71)mg/cm^3;女性松质骨:(188.67±38.35)mg/cm^3,整体骨:(216.39±38.82)mg/cm^3。③根据两种分级标准(峰值-13%和峰值-20%)比较了40~59岁年龄组人群的腰椎骨量减少的患病率。结论①男、女L2~L4松质骨与整体骨的密度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②男性腰椎松质骨与整体骨的骨峰值略低于女性。③腰椎的松质/整体骨密度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说明皮质骨密度降低速度低于松质骨。④根据40~59岁年龄组人群的腰椎骨量减少的患病率的比较,认为采用骨峰值-20%和骨峰值-40%作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对QCT骨密度测量技术中的扫描部位选择,扫描条件选择,不同软组织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和测量体模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通过对猪脊柱标本进行不同扫描条件的扫描测量,观察不同的射线管电压、电流,不同的层厚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各腰椎的检查对比,探讨检查部位的选择;通过对不同深度的水中骨标本的扫描测量,探讨不同厚度的软组织对测量的影响;对比了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的使用效果。结果 ①人体的5个腰椎中,第1、5腰椎骨密度变化较大,扫描定位时倾斜角度也较大;腰椎中间层面骨密度较低,上下层面骨密度增高。②射线管曝光的毫安量对测量无影响;高射线管电压可使体模转换曲线斜率略减小而骨组织部位的CT值同时降低,对骨密度影响较小;层厚增加可使腰椎骨密度增大。③不同深度的水(100mm、150mm、200mm)轻度影响体模转换曲线的斜率,也同时影响水中骨标本的CT值,但对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影响。④使用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测量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①选择第2、3、4腰椎进行骨密度测量,取其平均值做为临床判断指标较为方便合理。②虽然射线管的电压,毫安量对骨密度结果影响不明显,但扫描测量时,应当尽量采用统一的曝光条件,层厚对骨密度测量影响较大,应当保证相同的层厚;尽量采用统一的重建区域大小。③由于不同深度的水同步影响体模转换曲线的斜率和水中骨标本的CT值,所以只要同时扫描测量体模和骨组织,对骨密度测量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④选择使用固体标准体模或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测量对骨密度测量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的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深圳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值调查与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骨密度测量 ,获得本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CT扫描机 ,羟磷灰石固体体模和QCT骨密度测量软件 ,选择了无骨质疏松疾病的正常人 1 0 2 8例 ,扫描第 3、第 4腰椎中层横断面 ,做QCT骨密度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得到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通过对年龄组数据进行不同标准的统计处理 ,探讨较为合理的诊断标准。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 (单纯松质和包括皮质 )的对比 ,探讨QCT与其他方法的差异。结果 根据 2 1~ 35岁年龄段统计出的骨峰值男性第 3腰椎为 1 65 85± 30 1 7,第 4腰椎为 1 70 95± 31 81。女性第 3腰椎为 1 75 33± 2 6 95 ,第 4腰椎为 1 81 97± 2 7 63。采用 4种不同的骨峰值降低标准统计骨质疏松症检出率 ,发现M 2 5 %组检出率偏高 ,M 30 %与M 2S较接近。包括皮质骨的测量降低敏感性。结论 进行深圳地区骨密度正常值调查 ,获得了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 ,临床诊断建议采用骨峰值 30 %作为QCT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界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骨标本实验测量和临床测定,验证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方法 利用数字x线机及XBMS测量软件,采用标准体模,测定离体骨标本20个,测量了骨矿含量(面密度),并与骨的单位面积重量,单位面积灰重相比较.采用同样技术测量正常体检对象的前臂远端骨矿含量,共425例(男218例,女207例),进行了分年龄组统计,并找出男女骨峰值,初步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结果 离体骨骨矿含量与单位面积重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13,P<0.01;与单位面积灰重呈显著正相关,r=0.9032,P<0.01.临床检查表明男女前臂远端骨矿含量峰值均在30~39岁组[男(1.039±0.127)g/cm2;女(0.848±0.093)g/cm2],峰值以后随年龄逐渐降低.结论 实验和临床测定证实,数字x线机骨密度测量系统测量的骨矿含量与骨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单位面积灰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VP输尿管显影不良后进行低剂量MS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IVP输尿管显影不良后,立即或择期进行低剂量MSCT扫描。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如腰围、体重),制定了三组低剂量MSCT扫描参数,不同体质的患者用相应不同扫描参数进行低剂量MSCT扫描,体质瘦小者用低KV、低MA进行低剂量MSCT扫描。统计42例用低剂量MSCT扫描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低剂量扫描后减少X线辐射剂量;又统计低剂量MSCT扫描后对输尿管、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综合分析IVP与低剂量扫描MSCT图像,结果显示为结石是输尿管和/或肾脏结石的首发原因,占64.3%。CT可以发现IVP不能显示的小结石。输尿管显影不良的原因中,输尿管、肾脏先天性疾病所占比率为29.4%。低剂量MSCT扫描可以解决IVP输尿管显影不良的原因。另外低剂量MSCT扫描时,MAS总量一般在1200~3000 MAS,平均减少2100 MAS;CTDI值平均减少59.7%,相当于患者减少210次胸部DR片检查的辐射剂量。结论:IVP输尿管显影不良时,通过低剂量MSCT扫描,减少患者X线辐射剂量,解决了IVP输尿管显影不良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使用DTX 2 0 0骨密度仪进行前臂尺桡骨骨密度人群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 ,获得广东沿海地区本地人群的骨密度 (BMD)正常值。并对资料的年龄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OsteometerMediTech公司的DTX 2 0 0骨密度仪 ,对广东沿海地区的本地籍人群 (男性 2 71人 ,女性2 75人 )进行前臂尺桡骨远段的BMD检查 ,对检查对象的一般信息 :身高、体重、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女性月经史及生育哺乳史等进行详细记录。对测量的骨矿含量 (BMC)和面平均BMD按年龄组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 ,根据 2 0~ 39年龄组计算男女骨峰值。结果 ①男性前臂远段骨峰值 :BMC =3. 96 0± 0 . 5 6 9,BMD =0 . 5 5 5± 0 . 0 6 0 ;女性为BMC =2 . 92 4± 0 . 35 9,BMD =0 . 4 72± 0. 0 39。男女BMD均在 30~ 39岁组达到高峰 ,但BMC达到峰值的年龄组均为 4 0~ 4 9。②各年龄组均值显示 :女性 15~ 19岁组BMD达到峰值的 91% ,而男性只达到 77% ;女性 6 0~ 6 9岁组BMD降到峰值的 72 % ,而男性降到 87% ;2 0岁以前 ,男女BMD差别较小 ;在达到峰值的年龄组 ,男女BMD差别较大 ,而BMC更为明显。③男性BMD峰值的标准差约为均值的 10 .8% ,女性约为 8 3% ;若按骨峰值降低两个标准差作为骨质疏松的判断标准 ,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 MRI 影像特征及与病理基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临床及 MRI 影像资料完整的3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析术后病理结果与 MRI 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经 MRI 诊断的38例卵巢肿瘤病例,术后病理结果也均为卵巢病变,定位准确性为100%;手术和病理检出的48个病灶,其中多发病灶4例(有1例3个病灶),即42个病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一致,定性检出率为87.5%(42/48)。结论 MRI 是诊断卵巢良性肿瘤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卵巢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均有一定的帮助,可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