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继承了先秦气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精气”,是构成客观世界万物的本源。战国中期哲学家宋锎、尹文等提倡“精气学说”。《管子·内业篇》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这是说“精”或“精气”即是气,是气的最精微部份。《论衡·超奇》:“天禀  相似文献   
3.
李虹  赵家祺 《天津中医药》1988,(3):25-26,14
脑,是人体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全赖于脑的功能,故神经精神疾患统属于脑病。祖国医学对髓的生理、病理早已有所认识,《内经》中对脑的认识为后世医家治疗脑病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仅就脑病从血论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中医学中的脑与脑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脑的功能,我国古代虽早有认识,但由于祖国医学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将脑的生理病理隶属于五脏之中,居于从属地位。如“脑为心之使”、“肾气上通于脑”等。清·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篡》:“第世俗医生鲜言脑者,良以古人以六脉配五脏,而脑无外候,故后人详脏略脑耳。”  相似文献   
6.
古人以心作为人类思维的器官,认为精神意识的活动,都是由心来主宰。这种说法,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如荀子在《解蔽》中指出:“心者,形之君,神明之主。”《内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另一派医家则认为:“脑髓为脏,”提出“脑主神明”的观点。如《黄帝内经太素》:“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为是。”由此看来,在《内经》成书之前,以“脑髓为脏”的论点即已存在,并展开了学术争呜。  相似文献   
7.
8.
毒蕈(毒蘑菇)中毒国内文献报导不多,实际发病率并不少见。我区各县每年均有发生,仅据去年(1973)不完全统计,毒蕈中毒者达百余人,其中以瓢蕈最为严重。我院于1973年9月2日~6日五天中相继收住瓢蕈中毒患者9例,其中5例死亡。本病发病急剧,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且目前尚无较好的特效治疗方法。为引起有关方面及广大群众注意和探讨治疗方法,特报导如下: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从1985年11月~1987年4月采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38例,并与西医治疗的37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75例住院患儿,根据临床和胸部 X 线检查确诊为肺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8个月(2个月~3岁)。其中合并心力衰竭14例,中毒性脑病5例,呼吸衰竭3例。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平均年龄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