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本市无偿献血者不同献血量的人口学特征及在不同献血点400 mL全血献血率之间的差异,为今后血液的采集,动员和献血点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采血地点、出车频率及献血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回顾分析2016年度成都地区全血献血者数据。结果 2016年174 231名献血者捐献了183 857袋全血,其中单次献血者164 605人,200 mL占1.89%,300 mL占41.76%,400 mL占56.35%。400 mL全血献血率固定献血点72.69%明显高于移动献血点35.10%(P0.01),郊县固定献血点79.75%明显高于市区67.77%(P0.01),固定献血点中献血车76.44%明显高于献血屋59.92%(P0.01),移动献血点中郊县400 mL全血献血率最高为71.69%(P0.01)。400 mL献血量献血者在性别,年龄段,职业,文化程度,献血频数和民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6年度成都地区固定献血点共计46个,其中郊县共有20个街头献血点,出车603次,日均采集55人次(20 785 mL)。市区共有11个街头献血点,出车1 157次,日均采集42人次(15 567 mL)。郊县献血屋9个,开放353 d,日均采集19人次(6 769 mL),市区献血屋6个,开放1 520 d,日均采集10人次(3 395 mL)。移动采血点共计304个,累计出车714次。市区献血点开放天数超过郊县,但郊县献血点日采集量超过市区。结论成都地区400 mL全血献血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优先动员男性,年龄段在45—60岁,低学历,重复献血的易捐献400 mL的群体,提升400 mL献血率。对400 mL率高的献血点,多增加采血车次和延长工作时间。增加400 mL采集率,在不增加检验和成分制备工作量的同时,达到了既增加血液采集量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不同时段,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结合不同招募手段在固定献血点全血的采集情况。方法成都地区2014~2018年街头固定献血点全血采集数据,按照工作日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主城区和郊县,初次和重复献血人次,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工作日以固定献血点现场招募全血献血者,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以现场招募结合"电脑—网络—手机"信息互动模式招募全血献血者。结果成都地区街头固定献血点共计36个,其中郊县22个,市区14个。各年份工作日采血车出车总次数多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但日均采集量低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P<0.05)。各年1、7、8、12月份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采集总量较高,2、5、11月份采集总量较低,3、4、6、9、10月份采集总量居中(P<0.05)。主城区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采血车出车总次数多于郊县,但日均采集量低于郊县。2014~2018年郊县街头固定献血点总采集量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主城区初次献血者比率(59.62%)明显高于郊县(43.45%)(P<0.05),非本地户籍献血者主城区比率(53.39%)明显高于郊县(20.39%)(P<0.05)。周末及法定节假日招募短信发放条数及接到招募短信后响应的献血者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结论成都地区郊县街头固定献血点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结合"电脑—网络—手机"信息互动模式招募策略,全血采集工作效果最佳,可为血站管理人员在不同时期统筹安排采血工作,制定合理的采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