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为骨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进而开辟了新的领域.新的手段主要包括以细胞学为基础的组织移植或自身细胞的基因修饰等,最终达到生物学修复的目的.目前上述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组织~([1-2]).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乳喂养率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高母乳喂养率与健康教育薛沁冰赵丹慧李凯君贺阗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为了解北京市母乳喂养的近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在1993年底至1994年初对北京市的100例孕妇进行了母乳喂养的追踪观察。1对象与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关厢...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Micro-CT,探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在2月龄雄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2月龄雄性SD大鼠建立单侧闭合性股骨骨折内固定模型,随机分为甲状旁腺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10 μg/(kg.d)或等剂量生理盐水安慰剂(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2、7、14、21和42天取双侧股骨标本,分别行X线检查和Micro-CT观察,并进行骨结构的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第21天,甲状旁腺素组骨折断端两侧的骨痂之间连续性良好,骨折线已模糊不清。甲状旁腺组较对照组,在术后第42天骨体积(bone Volume,BV)、骨体积分数(BV/TV)、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和各向异性的程度(degree of anisotropy,DA)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可提高大鼠骨折BV、BV/TV、Tb.Pf和BMD而降低Tb.Sp和DA,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在胶原蛋白酶诱发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 )模型中的表达情况,为下一步以HIF2α为靶点进行OA靶向治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取健康16周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胶原蛋白酶诱发OA ( Collagenase-induced OA, CIOA)组。利用右侧膝关节腔内注射II型胶原蛋白酶 (剂量为0. 5 mg)方法建立膝关节OA模型。给药后24周处死动物,采用大体形态观察与HE、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应用微型CT( Micro-CT)观察软骨下骨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蛋白质免疫印迹 (Western Wotting, 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检测软骨中 HIF2α 表达情况。结果 大体形态观察结果显示,CIOA组关节面粗糙、糜烂,与溃疡形成,关节囊增厚,滑膜增生。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CIOA组关节软骨缺损,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排序紊乱,有细胞簇聚现象。Micro-CT结果显示,CIOA组软骨下骨可见大量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IHC结果显示,CIOA组关节软骨中HIF2α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WB结果显示,CIOA组关节软骨组织中HIF2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qRT-PCR结果显示,HIF2α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在成功建立膝关节OA模型基础上,发现HIF2α在胶原蛋白酶诱发兔膝关节OA软骨中表达上调,其表达调控可能在转录后水平进行。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HIF2α特异性抑制剂可能被用于缓解OA发生。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疼的主要原因[1].人类椎间盘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都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以退变为特征的变化[2、3].椎间盘退变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由于很难获得人椎间盘样品,特别是"正常人"的椎间盘组织,很多研究只能使用实验动物的椎间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大鼠、小鼠、沙鼠、家兔、犬、羊、猪、山羊和猴.由于上述实验动物都是四足动物,而人是直立行走动物;此外不同动物种属的椎间盘都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生化特点[4],因此充分了解实验动物之间、实验动物与人之间椎间盘的差异,是正确选用实验动物以达到研究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Ⅱ型胶原C端肽是目前骨性关节炎软骨降解指标的研究热门,很多临床研究证实它在定量评估骨性关节炎病人的软骨降解,监测药物对软骨降解的治疗效果,预测关节炎病人病情发展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该文对Ⅱ型胶原C端肽的特点、研究测定方法、目前的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患儿接受强的松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30名使用强的松治疗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的骨代谢指标尿Crosslaps/Cr、NTX/Cr、Hop-Cr及血清25-OHD进行了比较。同时测定了13名患儿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并将4种治疗指标与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尿Crosslaps/Cr、NTX/Cr、是继发性骨量丢失的敏感指标;(2)强的松有促进骨吸收的作用;(3)骨吸收生化指标的改变先于骨密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孕母及胎儿血中维生素D代谢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四个不同季节126例健康初产妇的母血及新生儿脐血的25-(OH)D_3.浓度其结果为母脐血的25-(OH)D_3经方差分析在季节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夏秋季高于冬春季.母血高于脐血,二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母脐血的25(OH)D_3与母孕后期户外活动时间、服VD(维生素D)的量、小儿身长呈正相关:而与小儿前匈大小、颅软程度、母亲孕后期腿抽搐程度呈负相关.我们还测定了12例母脐血的1.25-(OH)_2D_3,结果表明:母血的1.25-(OH)_2D_3明显高于脐血(P<0.001);母血的1.25-(OH)_2D_3无季节性差异并明显高于正常人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三组不同发育阶段雌性豚鼠后肢膝关节软骨降解的形态学和生理特征,探讨雌性豚鼠自发性骨性关节炎软骨形态学变化与体重和蛋白多糖及雌激素的关系。方法 选用Hartley 雌性豚鼠15只,分为出生后30天、90天、210天共3个年龄组,每组各5只,取胫骨膝关节软骨。经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组豚鼠膝关节软骨降解的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每组豚鼠的体重及血清生化指标蛋白聚糖和雌二醇水平。结果 全部5只30天组雌性豚鼠胫骨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关节面光滑完整,没有降解现象;全部5只90天组雌性豚鼠胫骨关节软骨都发生了轻度以上的降解损害;全部5只210天组雌性豚鼠胫骨关节软骨都发生了 重度降解的形态学改变。蛋白聚糖 随年龄增加明显下降,雌二醇的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升高。体重在90天组明显增加。以上数据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雌性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生与血清蛋白聚糖的下降或体重的增加有关,而可能与血清雌激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女性颈椎骨密度与腰椎骨密度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对46名女性志愿者于同一天行颈椎及腰椎定量CT(QCT)扫描,记录各椎体骨密度数据。分别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颈椎与腰椎平均骨密度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椎体骨密度均数,采用LSD法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颈椎平均骨密度为(281.81±76.13)mg/cm3,腰椎为(147.49±39.65)mg/cm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2,P<0.001)。颈椎与腰椎平均骨密度的相关性高(r=0.86,P<0.001)。结论 女性颈椎平均骨密度高于腰椎,并与腰椎平均骨密度相关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