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剖宫产术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查找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0月产科某区剖宫产手术病人157例,从手术、分娩经历、病人3个方面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157例剖宫产术病人中12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罹患率为7.6%。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结果,结合《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卫生部2009年)》,12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病人未发现有共同的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排除医院感染暴发,符合聚集性感染特征。[结论]产科剖宫产切口愈合受多项因素影响,加强围术期管理,进一步规范各项操作,减少影响切口愈合的不利因素,可降低切口感染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总结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行双侧髂总动脉球囊置入术后并发股动脉附壁血栓产妇的护理经验,以期指导临床护理。本例患者护理中,护士通过早期观察,识别病情细微变化,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于剖宫产术后8天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孕产妇观察和护理要点,减少母子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抑制出血和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根据病情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对随机抽取我科收治妊娠28~42周合并前置胎盘的孕产妇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37周分娩,25例≥37周分娩。其中剖宫产53例,顺娩10例;新生儿存活61例(含双胎妊娠1例),新生儿死亡2例,死胎1例;产妇产后出血15例;63例晚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没有1例发生宫内感染和产妇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护理工作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有手术指征的孕妇及时行剖宫产术,降低母婴的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及延续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1日至5月27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产科一区收治的280例顺产、单胎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40)与试验组(n=140),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延续护理,试验组予母婴床旁护理+延续护理。对照组与试验组产妇及家属出院后开展电话随访、建立QQ群等延续母婴护理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自我护理能力(ESCA)、中文版育儿胜任感(C-PSOC)、中文版压力知觉(CPSS)的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ESCA、C-PSO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P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床旁及延续护理指导,提高产妇母婴护理知识及技能、产妇自我护理能力、育儿胜任感,降低产妇压力感知,促进产妇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主体三步法护理模式对减胎孕妇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及2020年3—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胎儿医学科接受减胎术的孕妇69例,2019年3—12月的36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3—12月的33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双主体三步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旁B超动态定位技术在极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期间拟留置PICC的极早产儿160例,其中的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方法+常规护理,其余的80例作为干预组,采用超声引导置管、床旁B超动态定位监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ICC导管的继发性异位率、人工矫正率、重新置管率。结果:干预组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率、重新置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人工矫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B超动态定位技术能有效降低极早产儿PICC导管继发性异位率,提高人工矫正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梁春燕  黄芳  赖玉娥  刘金明  韦川妹  黄梅 《全科护理》2020,18(12):1409-1412
[目的]探讨基于舒缓疗护理念的胎体告别仪式对畸胎引产病人负面情绪及住院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妇科接受畸胎引产同时参加胎体告别仪式的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妇科接受畸胎引产但未参加胎体告别仪式的病人32例为对照组。在住院当天、出院当天、引产后30 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产妇进行评估;出院当天采用医院自制住院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病人住院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引产后30 d SAS、SDS、EPDS评分及住院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当天、引产后30d的SAS、SDS、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舒缓疗护"理念的胎体告别仪式能缓解畸胎引产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病人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分娩对母婴有很多好处,是世界卫生组织一贯积极倡导的。但近20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攀升,据201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报告,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2%,为世界第一,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上限15%的3倍以上,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在自然分娩中由于产妇对产程的不了解及环境改变、产痛等因素而导致的恐惧、焦虑、紧张给产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调查南宁市某三甲妇幼医院产妇对捐献母乳的认知态度以及影响其态度的原因,追踪其实际捐献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母乳库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08~2019-12在南宁市某三甲妇幼医院产科住院的产妇共52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产妇捐献母乳认知与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追踪调查对象产后6个月内的捐献母乳行为。结果 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3份,产妇对捐献母乳一般知识、储存知识和益处知识中部分条目知晓率相对较高,对母乳库的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对捐献知识的个别条目知晓率相对较低。83.90%(422名)的产妇表示愿意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捐赠母乳,产后6个月内有捐献母乳行为的共21名,占符合捐献条件人数的6.14%。结论 产妇捐献母乳认知水平一般,虽然捐献意愿较高,实际采取行动的人较少。对产妇及其家属应加强母乳捐献的宣传力度,提高产妇对捐献母乳的认知程度,采取更多积极措施以促进符合捐献条件的产妇参与母乳捐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