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颈复合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 ,但由于颅脑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可掩盖颈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较困难。 1993年 6月~ 1998年 3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重度颅脑损伤的颈髓损伤 17例 ,占同期重度脑损伤的 0 17% (17/10 34)。其中 6例延误诊断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年龄在 19~ 5 4岁 ,平均为36 4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5例 ,高处坠落伤 1例。 6例颈髓损伤的诊断分别在伤后 2~ 16天确诊 ,平均为 7天。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人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全组病人入院时均呈昏迷状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为19.56%,术区继发硬膜外血肿10.87%。死亡率为32.12%。结论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脑肿胀缓解病例,对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和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到迟发性血肿的可能,早期的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神经外科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在神经外科重症感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对神经外科患者合并获得性肺炎78例、颅内感染11例,给予TZP治疗,采用静脉滴入方式, q 8~12 h给药4.5 g, 按照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使用4~18 d, 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颅内感染痊愈率为100%, 获得性肺炎有效率为78.2%, 细菌清除率为83.3%, 不良反应率为8.8%. 结论神经外科严重医院感染仍以阴性杆菌为主, TZP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可作为颅内感染和严重获得性肺炎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神经外科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5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手术组(55例,行神经外科手术夹闭治疗),术后随访1~4个月,即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两项评分进行预后评价.结果 术后即时疗效:介入组显效4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手术组分别为32例、10例、13例、76.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术后随访,两组C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9.12、8.05,均P<0.05);介入组较手术组降低更明显(t=7.35、5.67,均P<0.05).结论 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硬通道控制性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SDH的临床资料。利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单侧或双侧CSDH同时穿刺,术后控制性引流。结果60例病人术后复查CT提示血肿引流满意,颅高压及神经功能障碍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明显并发症,出院后复发率低。结论硬通道YL-I型控制性引流术简便、安全、有效、经济、便于掌握,是目前治疗CSDH创伤最小、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出血后大面积脑梗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小儿脑出血后并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分析32例脑出血并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其临床表现、CT、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治愈3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放弃治疗各5例。结论:小儿脑出血并大面积脑梗塞预后不良,存活病例多遗留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适当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多肽生长素在离体颅骨瓣原位修复颅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颅骨瓣二期原位修复颅骨缺损45例,共48例,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多孔离体颅骨瓣+骨多肽生长素(简称组I)26处,多孔离体颅骨瓣(简称组Ⅱ)22处,通过术后各阶段影像学检查,对术后并发症,骨瓣骨质吸收及骨再生情况对照研究1-2年。结果:骨瓣部位无松动感,外观完美,影像学检查示接合处对合良好,缝隙渐消失,可见骨痂形成,组I中骨瓣密度均正常,组Ⅱ中5处骨瓣可见中央部密度降低,有部分骨质吸收现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多肽生长素局部应用能防止骨瓣吸收,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分析对早期脑干损伤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7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和 1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脑干薄层磁共振波谱分析 ,观察两组脑干组织中N 乙酰门冬氨酸 (NAA)、总肌酸 (肌酸 磷酸肌酸 ) (Cr)、胆碱 (Cho)值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 ,分析这些指标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和伤后 90d改良Rankin残障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脑干组织早期NAA、Cho、Cr值和NAA/Cr、Cho/Cr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MRS积分与GOS、改良Rankin积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1HMRS分析对早期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抢救恶性大脑中动脉梗塞(mMCAI)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进行大骨瓣减压术的27例mMCA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手术时间、年龄及其他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死亡7例(7/27,26%),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1岁和52岁,手术距脑疝的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6.5h和3.5b。存活患者3月BI(Barthel Index)评分:25~45(严重残疾)5例,50~70(中度残疾)9例,75~95(轻度残疾)6例。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mMCAI是重要的救命措施,预后良好的多数为年轻、基础疾病少、手术较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后颅硬膜外血肿的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0~ 2 0 0 0年共收住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5 4例 ,占同期硬膜外血肿 (5 0 8例 )的 12 1% ,本文通过分析 ,探讨其救治的方法。1 一般资料1 1 男 38例 ,女 16例 ,年龄 2~ 6 1岁。本组于伤后 30min~7d入院 ,神清 2 4例 ,嗜睡 6例 ,浅昏迷 14例 ,中昏迷 10例 ,有中间清醒期 4例。入院GCS评分 13~ 15分 2 4例 ,9~ 12分8例 ,3~ 8分 2 2例。头痛、呕吐 5 2例 ,双侧瞳孔散大 1例 ,单侧瞳孔散大 3例 ,颈项强直 5 1例 ,巴氏征阳性 6例。1 2 影像学检查  5 1例经CT检查发现 ,MRI检查 3例 ,CT骨窗位发现枕骨骨折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