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病例报告女,28岁。因近1个月来乏力、低热、偶见高热,多家医院检查,均以上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以发热原因待查入住我院。查体:T 38.0℃;睑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既往无病史及疫区居住史。实验室检查:WBC 16.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78,单核细胞0.03,淋巴细胞0.19,PLT 200×109/L;血涂片分类:中性粒细胞0.12,嗜酸粒细胞0.65,绝对值10.9×109/L,单核0.02,淋巴细胞0.21,未见幼稚细胞;尿常规正常;便常规:软便,WBC0~2/HP,潜血阴性,虫卵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抗O、类风湿因子、…  相似文献   
2.
CRP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明利  李桂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860-186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505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的CRP含量,同时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357例患儿血清中CRP升高,含量为11mg/L~128mg/L。结论:血清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可作为小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们观察了脑梗死患者(CI)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纤维蛋白原(Fg)两项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探讨CI患者TF和F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CI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2~77岁,平均61岁。CI诊断按1981年NINCDS及1990年WHO关于脑梗死诊断标  相似文献   
4.
肝病患者甲胎蛋白含量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胎蛋白是哺乳类动物胚胎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是人类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正常人血清含量小于20ng/ml。经临床检测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均异常升高,其他非肝癌肝病患者甲胎蛋白亦有升高。为了解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升高趋势,我们对检测过的120例阳性血清(大于20ng/ml)中甲胎蛋白含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艳  贾明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02-280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生化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153例妇科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CA125和CEA的含量。结果卵巢癌组中TSGF阳性率为81.8%,CA125阳性率为77.3%,CEA阳性率为9.1%,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3.2%。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TSGF、CA125和CEA对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检测(Blue法)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规检验方法(Amsel法)为标准,对56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进行Amsel法和Blue法检测。结果:560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中,Amsel法检出阳性数为178例,阳性率为31.8%;Blue法检出阳性数为186例,阳性率为33.2%;两者符合率为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ue法可以快速、准确检查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7.
8.
灵芝孢子误认为肝吸虫卵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粪便中的灵芝孢子与肝吸虫卵形态相似,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灵芝孢子误认为肝吸虫卵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报道1例社区感染草螺菌误鉴定及相关文献复习内容,为临床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常规细菌鉴定仪器VITEK 2 鉴定卡及药敏试验卡、质谱分析仪对1例社区感染患者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已报道该菌株感染相关病例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 细菌鉴定仪器VITEK 2鉴定该菌株结果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质谱仪鉴定为草螺菌属;复习文献结果发现,多篇文献报道临床上草螺菌常常被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该菌可以造成医院内感染,也可造成社区感染,主要感染对象为免疫功能受损的肿瘤患者、肺纤维囊性病患者及部分老年患者.结论 草螺菌中的某些菌种是重要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或老年人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尽快改进临床常用细菌鉴系统或者推广质谱仪在微生物鉴定上的应用是准确诊断草螺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