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何仪  贾仕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688-1690
目的探讨影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共98例,按照患者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患者按照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73例,死亡组25例,病死率25.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Ⅱ类呼吸衰竭、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25分是影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APACHEⅡ评分≥25分、Ⅱ型呼吸衰竭、MODS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APACHEⅡ评分≥25分且未入住ICU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为入ICU治疗的3.500倍(95%CI:1.826~4.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25分、Ⅱ型呼吸衰竭、发生MODS是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于APACHEⅡ评分≥25分的患者早期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积极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吴莉  贾仕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6):2382-2384
目的探讨半卧位配合深吸气时送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预防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PICC置管的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平卧位,送管至15cm时嘱患者配合转头至预插管长度;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卧位置管,置入PICC约15cm时嘱患者深吸气并送管,每次送管2cm,直至到达预插管长度。观察比较两组导管异位及PICC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110例,成功108例,成功率为98.18%;对照组PICC置管110例,成功99例,成功率为90.00%。观察组导管异位总发生率为1.82%,对照组导管异位总发生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出血或感染、导管堵塞或脱出、静脉炎及血栓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卧位配合深吸气时置入PICC,可显著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且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及PICC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