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引起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NICC)的原因及耐药机制。方法对IRAB引起的NICC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增效法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结果 IRAB NICC均发生在5月,均曾入住过重症监护室(ICU);其中危重患者7例,发生医院感染前,9例患者均有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史。MBL检测均为阳性;对临床常用治疗AB的药物均耐药。结论 IRAB NICC的发生与患者易感性、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高龄、隔离与消毒、病区医院感染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及AB的生物学特性等有关,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为产生了MB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98例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半自动鉴定仪和ATB 32GN鉴定板条;采用K-B法及E试验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送检各类标本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出以痰标本检出最多,占所有标本的89.38%;该菌在ICU、呼吸内科、心脑血管科、内分泌科等科室检出最高,构成比依次为33.33%、22.73%、15.15%和9.09%等;年龄>60岁老年人感染该菌占87.37%;该菌对CLSI推荐的5种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依次为98.99%、79.29%、75.25%、53.03%、46.46%。结论高龄、应用多种抗菌药物、严重基础疾病等是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该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病原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间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34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泌尿系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分别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变形杆菌、深部真菌。肠杆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苯唑耐药率达13.6%。[结论]尿系感染以肠杆科细菌为主,由于病原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强烈要求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泌尿系感染病人的西林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225株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病因,分析真菌及药敏性。方法收集近2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属,用API20C AUX或ID32C作菌株鉴定,用ATB FUNGUS 3药敏板条做药敏试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标本检出率最高,占66.67%;假丝酵母菌属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率>83.3%,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率较低,特别是唑类抗真菌药对非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敏感率更低,均<66.67%;感染者以老年人且合并各种基础疾病者最高。结论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率增高;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与基础疾病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1986年我科应用ELISA和RIA方法检测了192例血清标本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HBs/IgM复合物、pHSA-r(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等七项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样本均来自乙肝专科门诊及确诊乙肝的住院病人,年龄21岁~60岁,男性125例(65.1%),女性67例(34.8%)。 192份标本中HBsAg均为阳性,其它六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抗HBs 8.3%(16/192),抗HBc97.9%(188/192),HBeAg 54.6%(105/192),抗HBe 34.8%(67/192),HBs/IgM复合物73.4%(141/192),pHSA-r 78.1%(150/192)。其中HBe  相似文献   
6.
1病例 2002年7月,我院从1例住院长期卧床患者痰标本中两次同时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酸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CK和CK-M B是临床上诊断心梗最常用的指标,CK-M B由于大量存在于心肌中,其它组织和器官中含量很少,所以CK-M B是目前诊断AM I的一个极其可靠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可高达95%乃至更高,因此,CK-M B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否则就会给临床上带来误诊。我们遇到了CK活力太高引起CK-M B假性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