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然衰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量8周龄(青年组)和16月龄(老年组)ICR雄性小鼠各8只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亚型单核细胞样MDSC(M-MDSC)细胞比例,分析两种细胞比例相关性.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体重、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升高(P<0.05),脾脏组织中CD3+、CD4+和CD8+细胞比例降低,而CD4+/CD8+比值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比例降低(P<0.05),脾脏组织和外周血中MDSC和M-MDSC细胞比例升高(P<0.01).老年组CD3+、CD4+、CD8+细胞比例与MDSC、M-MDSC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MDSC密切相关,可能是自然衰老影响小鼠免疫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14年该院收集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者Vitek 2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初筛亚胺培南非敏感菌株,琼脂稀释法确证亚胺培南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通过Carba NP确证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在菌株中携带情况;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改变;外排泵抑制剂羰酰氰氯苯腙(CCCP)抑制试验检测不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是否存在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外排泵。结果琼脂稀释法验证30株为碳青霉烯非敏感菌株,其中19株为Carba NP表型试验阳性,其中18株产KPC-2,1株产NDM-1。11株Carba NP表型试验阴性的不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AmpC酶的携带率为blaCTX-M 72.7%,blaSHV 27.3%,blaTEM 72.7%,blaDHA 27.3%。SDS-PAGE结果显示编号2368、2875、3050的菌株OmpK36缺失,其余菌株未发现外膜蛋白缺失。CCCP存在时,11株不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均明显降低。结论碳青霉烯酶产生,尤其是产KPC-2是该院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外排泵的高表达,外膜蛋白的缺失合并产AmpC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3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 方法:纳入同期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8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分为无肾病的单纯糖尿病组111例和早期DN组47例;选取健康志愿者45例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HbA1c、尿AAG和血清Cys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 结果:早期DN组HbA1c、尿AAG和血清CysC检测结果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A1c、尿AAG和血清CysC任意两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1)。HbA1c、尿AAG和血清CysC 3项联合检测诊断早期DN的AUC为0.986,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时的AUC(分别为0.818、0.897和0.932)。 结论:HbA1c、尿AAG和血清CysC均是评价早期DN的有效指标;3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应用外侧入路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64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64例随访3个月至1年,64例中,优23例,良29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外侧入路DHS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的发育和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探讨乳腺移植技术和新的乳腺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的乳腺组织,移植到去除乳腺上皮的野生型小鼠的乳腺脂肪垫中,经10至12周后,摘取受体小鼠的乳腺脂肪垫,制备乳腺的组织样本,进行荧光显微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发现GFP小鼠的乳腺在受体小鼠的乳腺脂肪垫中生长,并分化成管、泡状的乳腺结构.结论 GFP小鼠的乳腺能长期生长在野生小鼠的脂肪垫中并产生乳腺组织,为今后研究乳腺的分化、乳腺干细胞的培养及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正> 十余年来,我们应用当归龙荟汤治疗胆道蛔虫病225例,全部获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和疗效临床资料:225例全部为农民;其中男156例,女69例.年龄最大者49岁,最小者7岁,25岁以下者占153例.发病至就诊时间,除10例外均在5天以内.分型:单纯型169例,感染型56例.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具以下特征:①上腹部剑突下阵发性钻顶痛,突然发作,痛向左右肩部放散,呈胸膝卧位;②腹痛重而腹部体征轻,仅感染型其上腹部偏右侧有压痛和轻微反跳痛、肌紧张;③反复发作、呕恶、有吐、便蛔虫史(粪便镜检:蛔虫卵(+++),除外其它急腹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观察其有效性及对其癌症指标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9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施予对症疗法,研究组46例施予中医辨证疗法,记录其疗效、癌症指标、安全性。结果:对照组43例有效率46.51%,较研究组46例的71.74%低,(P0.05)。研究组施治后癌胚抗原是(7.96±2.26)μg/L、乳腺癌相关抗原是(33.77±6.17)U/ml,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1.27±3.21)μg/L及(45.66±6.78)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3例(30.23%)出现不适症状,较研究组的4例(8.70%)高(P0.05)。结论:将中医辨证疗法施予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ICU患者进行心灵上的帮助,并研究其对心理上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ICU重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相应加上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心理护理ICU患者心态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增加了康复率,降低了心理疾病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瘘管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大小.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瘘管切开基底缝合引流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不仅根治了肛瘘,而且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防止肛门变形等优点,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红斑肢痛症47例,收到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47例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令在18—42岁;病程在7天—196天;发病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