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及其培训需求,为地方高校参与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万州区36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现状调查。[结果]36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整体年龄偏大、学历低、职业资格培训覆盖面小、培训时间短;94.44%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认为需要养老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水平薄弱、知识层次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养老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应加强规范化、专业化培训,提高培训覆盖率,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认为真正影响学习的不一定是学习内容,而是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精髓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因此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4个部分[1].  相似文献   
3.
产后抑郁症(PPD)因其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发育而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产后抑郁症对母儿的影响、研究工具、相关危险因素和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旨在使临床工作者更好的了解产后抑郁症,以便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新生育政策背景下重庆市万州区育龄女性三孩生育意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重庆市万州区已生育一孩或二孩的育龄女性三孩生育意愿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两步聚类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到问卷632份,剔除无效问卷3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9%。调查对象三孩生育意愿得分为(12.81±2.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育龄女性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配偶文化程度、家庭抚养孩子模式、家庭能否提供支持及既往阴道分娩史是该地区育龄女性三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两步聚类分析显示,“产科医生/助产士给予的帮助”是育龄女性选择生育三孩最重要的预测因素。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育龄女性的三孩生育意愿现状不容乐观,需创造促使育龄女性决策生育三孩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5.
周密  谭严 《护理学杂志》2019,34(14):90-92
目的了解社区儿童保健人力资源及社区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万州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同时采用自制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问卷对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186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15名儿童保健在职人员,其中本科学历4名,初级职称12名,最近1年接受培训次数2次及以上者5名。186名家长儿保服务满意度评分为(19.77±5.90)分,参与儿保项目种类,接诊人员学历、职称、专科培训次数是影响其满意度的重要因素(P0.05,P0.01)。结论社区儿童保健人才缺失,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接诊人员学历、职称及培训情况等有关。建议管理者加快稳固并不断壮大儿童保健服务人才队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授课,实验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传统方法为辅授课。结果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53.5%~95.3%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授法和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结论任务驱动法可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授课,实验组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传统方法 为辅授课.结果 课程结束后,实验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53.5%~95.3%学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优于传统教授法和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结论 任务驱动法可提升急救护理学教学效果,并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8.
9.
冉波  左凤林  谭严  向燕卿 《护理研究》2012,26(21):2001-2003
依据工学结合、无缝对接临床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多元化校内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对校内实训教与学双方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全面提高校内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冉波  谭严  左凤林 《护理研究》2013,27(24):2667-2669
建设符合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标准,是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护理课程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通过《母婴护理》课程标准的建设实践,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课程标准建设依据与原则、建设主体、建设内容与评价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