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临床医学   4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血栓(acute cerebral thrombosis,ACT)偏瘫患者发病后遗留的最主要问题通常是下肢运动功能障碍,针对此类患者的基本治疗目标就是要尽快改善其脑循环及下肢运动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血液稀释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脑循环状况,而早期康复训练则可显著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本研究采用上述手段综合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并与传统药物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旨在寻求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新途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肩胛上神经来自臂丛的上干,向下向后通过肩胛上切迹,然后分成:(1)感觉支分布到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2)运动支支配岗上肌和岗下肌。肩胛切迹与横越上方的肩胛韧带形成一个孔,肩胛上神经从该孔穿过,在此部位肩胛上神经易受外伤或嵌  相似文献   
3.
4.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 1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 ,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康复组增加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 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 :康复组两次Barthel指数分别为 6 .36± 4.93、13.0 0± 4.91,对照组为 7.5 0± 6 .19、11.6 0± 6 .2 6 ;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 1个月后ADL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 1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应用电兴奋疗法、红外线疗法治疗颈纤维织炎病人43例,治愈率为95.3%,平均治疗次数为1.2次;治疗效果与治疗开始的时间、治疗次数等因素有关;认为该治疗方法简单,易临床推广应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配合肢体被动功能训练,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采用Brunnstrom法,Leveet肌力6级法,关节活动范围等进行肢体功能综合评定。结果发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1.1%,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早期健康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体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治病效果与治疗开始时间,治疗技术,病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个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PT)、作业治疗(OT)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及前瞻性研究。结果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显示治疗组6个月后ADL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复治疗对患者6个月的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报道了一名60岁女性患者,持续性腰部疼痛30年,经手术证实为脊索瘤,还患有先天性脊柱侧畸形。30年前,患者感到腰部持续性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诊断为脊柱侧凸畸形,给予保守治疗。患者有脊柱侧凸家族史(包括父亲、女儿和儿子)。约在20年前作过脊柱融合术。术前一直有慢性腰部疼痛伴双腿和双足抽搐,坚持进行保守治疗。脊柱融合术后8个月.腰部疼痛复发并向双下肢后侧放射,晨起右下肢强直感,双小腿外侧麻木,尤以右侧明显。术后14个月入康复医院进行行为止痛控制治疗。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损伤后期膝屈伸肌等速肌力测试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膝关节损伤后期伴有膝功能障碍患者膝屈伸肌的功能状态,探索膝屈伸肌力量比值与保持关节稳定、退行性骨关节病变与关节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Cybex33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2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双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并结合双膝关节X线摄片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患膝、健膝屈伸肌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时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患膝下降更明显,双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膝屈伸肌力量的同步下降,在慢、中速测试时屈膝肌力矩值与伸膝肌力矩值的比值保持在正常值范围;X线检查患膝或健膝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发生。结论:膝关节损伤后期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是膝屈伸肌力量的下降、退行性骨关节炎等;认为对膝关节损伤病人的康复训练应同步增强膝屈伸肌力量,这对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