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冬娜  谢佩卿  王琳 《护理学报》2007,14(10):21-23
专科护士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2005年8月起,在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的专科护士质量委员会的支持与督导下,笔者所在医院的4个专科成立了以专科护士为组长的工作小组,8名专科护士在原来工作岗位上,同时兼职参与专科护士工作.主要介绍了老年病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内容、方法和服务对象,通过笔者自己以兼职、全职两种不同模式工作实践,比较全职与兼职两种工作方式和工作业绩.认为兼职专科护士主要履行专业护士职责,专科护士角色受到限制;全职专科护士能全面扮演专科护士角色、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的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及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提高更明显(P<0.05),偏瘫肢体出现水肿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肢体感觉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早期采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肢体水肿,恢复肢体感觉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观察和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急性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老年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发病2周、4周、8周后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尿失禁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制定饮水计划、定时排尿、改善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和一周内尽早拔除尿管,是有效而简单易行的护理干预,配合早期的康复训练,能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尿失禁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6 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当天采用专业人员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进行第一次调查后 ,立即进行护理干预 ,出院时用同一问卷进行第二次调查。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脑梗死基本知识、各种相关疾病对脑梗死影响、不良生活习惯对脑梗死影响、掌握用药知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高于干预前 (经 χ2 检验 ,P <0 0 0 0 5 )。结论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 ,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治疗性体住(即良肢位)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观察组,实施体位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并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未实施体位护理仅按常规的2 h翻身1次结合康复训练为对照组相比较,均对住院1个月后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及足内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治疗性体位护理即保持良肢位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药物(非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4d内和出院时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测定.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人便秘情况及对便秘的处理情况,为其进行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便秘相关调查问卷对老年门诊244名老年人便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便秘率为24.59%,老年人年龄与便秘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文化程度与便秘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受试者中仅有8.6%认为便秘是一种疾病。60例便秘者仅有8.3% 寻求就医,68.3%长期自行使用市面上泻药辅助排便。结论 老年人便秘患病率较高,与性别、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老年人对便秘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因为便秘寻求就医者少,滥用泻药者多。  相似文献   
8.
谢佩卿  曾秀月  廖新容 《广东医学》2003,24(12):1277-1277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早期清除脑内积血 ,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 ,减少继发性脑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微创血肿清除术采用一次性YL - 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钻颅骨定向穿刺 ,配以生化酶血肿液化技术 ,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 ,快速清除血肿。我科自2 0 0 2年 1月起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2 0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5 0~ 70岁 ;入院时昏迷 5例 ,意识模糊或昏睡 12例 ,意识清楚 3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病理反射。CT证实出血部位 :丘脑 4例 ,基底节区 5例 ,两者…  相似文献   
9.
<正> 眩晕属临床常见病症,现代医学中的脑动脉硬化,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患者,在临床上常以眩晕为主诉。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我们按中医分型对不同的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人80例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及常规护理组。(见表1)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与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者诊断为眩晕,分为四型。  相似文献   
10.
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对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并发症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危重症并行肠内营养患者117例,按是否实施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按常规鼻饲护理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按我院危重症质控小组制订的肠内营养专案改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加强了护理培训、鼻饲体位、营养泵使用和质量监督等管理。比较两组在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VS13.8%,P〈O.05)。结论肠内营养专案改善能降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