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Barthel生活指数(BI)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评分、VF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疗法可显著提高脑梗死后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针结合艾灸治疗男性气血两虚型脂溢性脱发效果及对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2例男性气血两虚型脂溢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非那雄胺口服,3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 d,连续用药3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针结合艾灸治疗,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T、E2及T/E2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E2水平及T/E2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腹针、艾灸治疗男性气血两虚型脂溢性脱发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血清T、E2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埋线配合艾灸、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埋线组取双侧肾关穴、明黄穴及足三里穴埋线,每月1次,并配合艾灸少腹部及脱发局部放血治疗;西药组口服非那雄胺,1 mg/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随访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及随访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的水平,并计算其比值,统计分析两组治疗1个月及3个月、随访3个月的T、E2、T/E2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治疗3个月及随访3个月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3个月时,埋线组血清E2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随访3个月时,埋线组T、E2及T/E2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埋线配合艾灸及放血疗法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T水平、降低T/E2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间上尿路结石并发肾绞痛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属于特殊类型的肾绞痛,因要顾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在临床处理中较为棘手,2007至2010年我院经保守治疗及微创内腔镜治疗妊娠期肾绞痛患者2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蜂毒多肽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0、0.1、1.0、10.0、100.0 mg/ml)蜂毒多肽作用于人膀胱癌T24细胞(对应对照组及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法检测人膀胱癌T24细胞的黏附、浸润及迁移能力。结果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黏附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蜂毒多肽浓度升高黏附率逐渐下降,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 h时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透过膜的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蜂毒多肽浓度升高透过膜的细胞数逐渐减少,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后12、24 h,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细胞未覆盖面积均较对照组同一时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蜂毒多肽浓度升高细胞未覆盖面积逐渐增加,不同浓度蜂毒多肽组同一时间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毒多肽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黏附、浸润和迁移能力,且随着蜂毒多肽浓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中风情绪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将符合条件的40例中风情绪障碍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先按内科常规治疗。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表判断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认定功能缺陷程度,治疗组采取传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功能缺陷程度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风情绪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诊断前列腺癌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7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72例,设为比对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将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进行计算,比较两组患者计算结果,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布、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分布相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随着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提高而下降,特异性也相应提高;各阶段内敏感度、特异性随前列腺特异抗原密的提高均较高。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所体现出的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使其在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