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汇总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急救医疗转运的实际成效及出现的相关问题,以期提高今后大型公共活动急救医疗转运保障能力。方法:采集了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记录的全部8533份世博急救转运随车病案,对运力、转运病患特点、转运时效性、随车救援措施、救援车辆能耗等情况进行了回顾和相应的分析。结果:世博期间,急救转运月平均出车(1238.86±194.23)车次,转运患者(1 192±188.90)人次,有效转运率为90.92%,常规配备的救护车可基本满足日常急救转运需求。转运患者中以创伤患者(37.55%)最为常见,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62.51%)。园区内转运半径及转运时效性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救援车辆油耗量高于相关要求,且随车急救措施、救护能力及信息记录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随车救援实施率仅为34.98%。结论:创伤是上海世博会期间最常见的需转运的疾病类型,世博会期间的医疗运力和时效性基本满足实际需要,但仍可通过改善布局、完善法规、促进民众意识、优化流程、改良设施配备来进一步的提高转运效率,以符合此类大型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普外科为基础的初期一体化急诊创伤外科运作模式在诊疗相关患者方面的效用和所收治患者的主要特点,并与以往分科共诊模式进行比较。方法:采集急诊创伤外科成立之前和之后各2年半收治入院的155名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对其伤情特点、收治效率、转归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收入院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平均年龄47.92岁,交通事故伤为致创首因,腹部、颅面部、前胸部为易伤部位。就诊和入院的高峰时间分布为8点至24点及12点至20点。创伤组手术患者入院前滞留时间(t=2.115,P〈O.05)、入院至手术时间(t=2.381,P〈O.05)、投诉纠纷事件(x^2=7.232,P〈O.01)均短于或少于传统组。结论:以普外科为基础的初期一体化急诊创伤外科运作模式能够缩短患者入院或至急诊手术时间,提高伤员救治的及时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减轻目前三级医院普遍较为严重的急诊患者的滞留问题及降低医疗投诉纠纷等隐患。可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缩短住院时间有所帮助,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养的青年教师团队在医学模拟教学中培养实习后学员的成效。方法:对学生组和教师组进行评估并考核学生课程前后能力,分析授课效果。结果:教师平均年龄31.15(±5.1)岁,两组对理论及实践课程、总体评价、教师器械与学生的配比等方面均有80%以上的满意率且主观评价一致(x1^2=3.455,x2^2=0.983,x3^2=1.772,P〉0.05),学生组考核获显著提高(t=-18.08,P〈0.05)。结论:规范化建设的青年教师团队可以胜任临床实训教学且有助于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腹部外伤与继发性腹膜炎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救治120例腹部急诊与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完成消化道穿孔、继发性腹膜炎病人急诊溃疡穿孔修补术97例,十二指肠造瘘5例,平均手术时间(65±1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1) mL。无围术期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8例,切口感染4例,无消化道漏、腹腔感染的发生。完成腹部损伤病人十二指肠造瘘术6例,胰腺损伤快速止血、清创及引流术5例,创伤性肝破裂肝深部缝扎及大网膜填塞术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00±2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65) mL。8例病人术后入ICU复苏。1例严重胰腺损伤病人术后3 d死亡。围术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4例,肾功能不全2例,胰漏1例,胆漏1例,肝脓肿1例。结论 行损伤控制手术病人,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外科创伤和急诊病人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模拟教学模块的组织、实施对模拟运作专员(SOS)的需求及其实际效用,分析SOS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及其工作内涵的设置。【方法】从瑞金临床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中模拟课程的设计、实施、反馈三个方面,调研了2017~2018学年在瑞金医学模拟中心参于医学模拟课程的全部住培医师、同期参与模拟教学的教员及SOS的主观评价,采用手机端在线调研方式,同时纳入相关课程教师地图的设计数据。【结果】1. 目前基于高端模拟人的住培情景模拟课仅使用了26.3%的预设功能,教员对大多功能的掌握程度不到三成,而SOS参与了全部的课程准备及63.6%的课程运作,高于教师地图的要求(45.5%)。其中心电监护调控、静脉管理、特效化妆的需求最大,同时也是教员需求与掌握程度间差值最大的项目。2. 在住培医师对教具(96.9%)和模拟环境(94.9%)感到非常满意的现况下,仍需SOS替代教员操控教学设备来减少课程的中断感(37.0%)、暗示作用(31.3%)和提升体验感(32.3%)。且临床学科专业医师较非临床学科专业医师更需要SOS的协助(t1=3.204, t2=2.573, t3=2.660, p<0.05)。3. SOS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职能要求存在差异(χ2=13.822,P<0.01),在课程中SOS仍履行着部分标准化病人(SP)和管理工作的职责。【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SOS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应注重其在临床学科住培模拟课程中的参与,加强其在模拟人等教具管理、特效化妆、教程设计、适宜的SP职能等专业模拟及课程辅助方面的能力培养,以符合目前住培模拟课程对SOS最主要的需求方向。良好的住培模拟课程的开发、执行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员的师资能力并注重SOS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急诊外科专业包含了创伤及外科危重病的范畴,实际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运作模式,以普外科模式最为常见。急诊外科的有效运作需要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团队和管理制度的保障。经过2年半的临床实践观察,与传统模式比较,急诊外科一体化运作模式对于创伤患者在提高收治效率减少急诊滞留、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纠纷隐患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专业的发展还需要应对好学科群发展、人才培养、软硬件建设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相关的医疗转运服务中创伤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情况,为今后此类大型公共活动中创伤患者的院前救治及急救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此次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记录的全部世博相关随车病例,通过对接受转运的创伤患者的性别比例、创伤部位、创伤原因、现场处置方法及转运耗时情况等指标的分析,研究这部分创伤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特点、现场救治及转运情况等相关信息。结果因创伤需转运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88岁,以女性患者居多。最常见的创伤部位为四肢(62.17%)及头面部(27.82%)。园区内转运创伤患者的平均耗时为9.10min,园区与定点医院间转运创伤患者的平均耗时为15.23min。创伤患者现场急救和随车急救的各项措施实施率均<20%。结论上海世博会与各类大型公共活动一样,创伤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正确评估创伤种类及伤情,分析受伤群体特点,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障配置,规范的现场急救和及时的转运是创伤患者得到良好救治的基本保证。其次,进一步完善大型公共活动医疗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取得更多完整的客观数据,以便制定出大型公共活动医疗保障规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已受到普遍的认可与欢迎,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这项运动中,仅2015年一年全国举办的134场马拉松赛事就有150万人参赛。然而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甚至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SCD)屡见报道,目前国内对马拉松赛事应急医疗保障的系统性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而研究国内选手的相关特点、分析成功救治案例中的现场急救方案以及相关应急医疗保障预案的合理性,对推动后续赛事应急医疗保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开幕至10月底结束历时184 d,共有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参与,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总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3 084 308人次,其中国外游客约占5.8%。期间共有12.8万人次就诊,占整个游园参观者总人数的1.76‰,救护车转运8 533车次,救治转送患者8 183例,收治住院患者213例次,手术97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