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表达及其与mTOR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ERβ质粒转染(联合或不联合ERβ激动剂)、siRNA干扰mTOR基因、5-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HCT116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之mTOR、ERβ和cyclinD1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mTOR、mTOR、ERβ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果:HCT116细胞株转染ERβ质粒后,无论是否存在ERβ激动剂,都可明显下调p-mTOR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但是mTOR蛋白的表达却无变化。siRNA干扰细胞的mTOR基因后,ERβ表达明显增加而cyclin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5-aza-dC处理后,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株中ERβ的表达,mTOR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无明显差异,但p-mTOR的蛋白水平降低,cyclin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下降。结论:ERβ和mTOR之间具有负相互调节作用;HCT116细胞中亦存在ERβ启动子甲基化的现象。这为ERβ及其特异性激动剂和mTOR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防治结肠肿瘤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β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1996至2001年59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应用PI3Kp110β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不同类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PI3Kp110β的表达。采用生存分析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59例胃癌组织中,PI3Kp110β阳性表达47例;在正常胃组织中其阳性表达13例(P<0.01);且PI3Kp110β表达弱阳性患者其生存率也低于PI3Kp110β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PI3Kp110β在低分化、浸润深及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高表达,PI3Kp110β的阳性表达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应用安全性较好的二甲双胍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可能机制.方法:以二甲双胍联合或不联合5-氟尿嘧啶干预AGS细胞作为实验组,无药物组作对照.干预24、48、72 h应用MTT检测细胞增殖,干预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线粒体膜电位,72 h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反映迁移能力改变.药物作用24 h抽提细胞RNA以RT-PCR检测相关基因转录改变.结果:AGS细胞相对活力明显降低(24、48、72h:F=99.32,127.30,235.72,均P<0.01),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显示协同作用(24h:t=2.97,P<0.05;48、72h:t=4.61,6.02,均P<0.01).线粒体膜电位下降(t=12.43,P<0.01),凋亡增加(t=8.32,P<0.01),平均迁移速率明显减慢(12、24、48 h:t=9.13,13.77,14.21,均P<0.01),cyclin D1、Bcl-2、MMP-2、MMP-9 mRNA均减少,Bax增加.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抑制AGS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进凋亡,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潜在抑制肿瘤的作用,但其在消化系肿瘤尤其是胃癌中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和迁徙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予10mmol/L二甲双胍进行干预(联合或不联合5-氟尿嘧啶),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迁徙速率,RT-PCR检测AMPKα1、cyclin D1、Bcl-2、Bax、MMP-2、MMP-9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作用后,MKN45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平均迁徙速率显著降低,cyclin D1、MMP-2、MMP-9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Bcl-2、BaxmRNA表达显著增加但两者之比降低,AMPKα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二甲双胍与5-氟尿嘧啶联用对MKN45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协同作用。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人胃癌细胞株MKN45增殖、迁徙,可通过改变线粒体膜通透性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AF1基因及蛋白在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XAF1在10例原发性局灶性小肠GISTs的肿瘤及瘤旁新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XAF1mRNA及其蛋白在小肠GISTs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瘤旁组织(P均<0.01)。中、高危小肠GISTs肿瘤组织中XAF1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相应的瘤旁组织(P<0.05),而低危小肠GISTs与其瘤旁组织间XAF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瘤旁组织相比,XAF1基因的表达减少可能与小肠GIST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体检人群中的胃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体检发现CEA、CA72-4、CA19-9任意一项或多项升高而就诊的患者219例,通过胃肠镜检查判断有无胃肠道肿瘤,计算分析CEA、CA72-4、CA19-9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CEA、CA19-9、CA72-4在胃肠道肿瘤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7%,3.23%和0.00%。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升高的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升高(P=0.002)。且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与年龄及临床症状有关。结论 CEA、CA72-4、CA19-9在体检人群中的胃肠道肿瘤阳性预测值不高,但对于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升高,年龄40岁及合并临床症状的患者需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MT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3年期间在我院经病理科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0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MTA1蛋白和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 结果:在101例结肠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1);MTA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在1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TA1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结论:MT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相对高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可影响患者预后,在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