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3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213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725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科学   513篇
综合类   1454篇
预防医学   688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638篇
  13篇
中国医学   85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因,分析影响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 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2021 年5月诊治的89 例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 个月时结局分为生存 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与早产儿消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消 化道穿孔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病死率为25.8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胃壁肌层缺损是早产 儿消化道穿孔常见的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组患儿从发现气腹至手术时间在8 h 之内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 (χ2=15.22,P<0.01)。预后不良组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33.19,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合并需非计划二次 手术的并发症比例显著高于生存组(χ2=7.24,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OR=0.06,95%CI:0.02~0.21,P<0.01)和 气腹至手术时间大于8 h(OR=0.23,95%CI:0.07~0.81,P<0.05)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EC 和胃 壁肌层缺损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主要病因,脓毒性休克和从气腹发生至手术时间大于8 h 是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短期预后 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为进 一步推动我国青光眼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研究。2015年对全国提供眼科服务的县级 及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网上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青光眼亚专科建设、诊疗设备配备和服务提供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 全国6 341家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设立青光眼亚专科的医疗机构有672家(10.60%)。在青光眼 检查和治疗相关设备中,视力表配置率最高(99.3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3.28台;超声生物显 微镜配置率最低(11.50%),平均每家医疗机构配置0.13台。眼压测量、白内障手术和小梁切开术是 青光眼主要的诊疗服务类型。结论:我国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青光眼亚专科建设亟待加强,诊疗设 备配备不全,诊疗服务能力需要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介绍詹红生教授应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损的临床经验。认为慢性筋骨病损是因气血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病机为肝脾肾三脏脉络闭阻;膏方缓补慢通,临床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老年性甲亢患者多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于1995年1月~2005年5月期间共收治老年性甲亢合并肝损害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岁,病程1.5个月~1年。既往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史,发病前均未用过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器材的发展,特别是Hand-port手助气囊的使用,使肝、脾、肾、胃和大肠切除等复杂腹腔镜手术得以推广实施。我们在施行手助腹腔镜肝切除、脾切除的基础上,于2005年5月至7月对7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成功施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取得一定经验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免T管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放置T管的腹腔镜辅助肝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规则肝切除,均经左肝管残端插入电子胆道镜肝外胆管取石和右肝管探查,不切开胆总管,不放置T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辅助肝左外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6例。手术时间110~150min,平均128min;术中出血50~150ml,平均95ml。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10d,平均7d。11例随访2~16个月,平均7.6月,优10例,良1例,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辅助左肝切除、经左肝管残端胆道镜取石,不放置T管,有利于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是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卫生改革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再次凸现出其重要性。改革过程中,必然会损害少数人的利益,出现一次暂时的“不合理”现象,如何面对改革后利益格局的调整?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的严峻局面? 如何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重重困难? 用  相似文献   
9.
10.
注射用舒血宁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射用舒血宁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观察注射用舒血宁对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大鼠动静脉吻合灌流血栓形成、大鼠血液流变学和离体大鼠心脏灌流量的影响.结果:注射用舒血宁能抑制小鼠体内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栓形成;抑制大鼠动静脉吻合灌流血栓的形成;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使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并使血小板聚集度明显降低;直接扩张离体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结论:注射用舒血宁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