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0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87篇
内科学   24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1416篇
预防医学   430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23篇
  1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创建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在实习护生入科第1天、出科前3 d进行关怀能力自我评价,比较护生关怀能力的变化。结果实施人文关带教模式后护生关怀能力总分[(189.3±13.5)分],认识维度均分[(51.6±9.8)分]、勇气维度均分[(70.2±6.5)分]、耐心维度均分[(67.5±4.8)分],较干预前[分别为(179.4±10.4)、(50.2±10.3)、(65.7±8.4)、(63.4±5.4)分]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关怀能力总分及认知维度得分仍低于常模[分别为203.1分、76.4分],勇气维度和耐心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分别为62.5分、61.0分]。结论实习护生关怀能力较低,应采取综合措施培养实习护生的关怀能力。构建人文关怀传递链、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及融洽的人际关系,对提高护生的关怀意识及关怀能力、提高实习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21世纪综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预防医学教育教学应顺应需求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不同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应改革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素养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医学生的思想转变;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环节教学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培养其批判思维;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毕业实习的具体实践,培养学生实现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变;并在考核形式上给予学生较客观的评价。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预防医学生,才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共84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人。对照组通过常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入职培训,观察组通过基于微信的适时教学(JiTT)模式进行入职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试进行培训结果评定,比较两组人员培训结果 ;做培训方式肯定度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对不同培训方式的肯定程度。结果入职时,两组学员理论测验、技能操作测验结果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观察组两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肯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微信的JiTT模式可提高新进护士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水平,且可随时随地开展培训,其可操作度高、灵活性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室新入职人员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计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参照组(n=42),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病房管理、护理态度、操作技巧、用药等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均有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oAS)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该病在早期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往往延误了其诊断和治疗,给患儿身体功能造成极大影响.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外关于JoAS的研究,讨论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措施,重点对JoAS的影像学检查、生物制剂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真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尤其是皮肤真菌感染,绵延不断的病史使患者很痛苦。本院自制的酮康唑软膏对皮肤的真菌感染有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 前期研究表明广西18~22岁少数民族学生体质量偏轻。 目的:拟进一步了解广西2645名少数民族学生体型及体质健康状况,寻找影响的关联因子。 设计、时间及地点:追踪调查,于2004-12/2007-12在广西民族大学完成。 对象:广西民族大学2003/2005三次体质健康测试的全体学生2 645人。男1 337人,女1308人,年龄为18~20岁,共15个民族。 方法:根据2003年教育部、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实施方法分为形态指标、技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3大类。对2 645名少数民族身体机能与体质量指数变化的跟踪调查。 主要观察指标:身高、体质量、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体质量指数。 结果:①广西民族大学2003级学生大学3年期间男生身高、体质量增长率比全国同期多2.45%,身体形态发育正处于高峰期,女生成偏瘦型体型,身体形态发育情况总体欠佳。②男女学生在刚入校时肺活量机能较差,远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年后男生肺活量增长率为11.55%、女生肺活量增长率为27.72%,分别高于全国同期肺活量增长率。③坐位体前屈机能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期全国男性呈下降趋势;同期全国乡村女生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④立定跳远机能提高较大,3年后增长率为18.15%,明显高于全国同期立定跳远增长率水平的2.61%。女生立定跳远机能总体不如全国同期水平。⑤体质量指数总体与同期全国乡村男女学生体质量指数比较稍低一些(P < 0.01)。 结论:2 645名少数民族学生发育正处于高峰期;肺活量机能不及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男女体质量指数分布有所不同,体质量偏轻者女生多于男生,表明学生营养状况总体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附62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5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治疗原发伤病基础上,采用止血、制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同时应用阿托品治疗22例;胃镜下治疗8例;胃次全切除术5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572例,缓解36例,无效5例,死亡12例,其中阿托品治愈20例;胃镜下治愈6例;胃次全切除术治愈4例。结论预防和治疗的重点是消除颅脑损伤病灶和保护胃黏膜,常规处理方案效果满意,简单、经济且安全有效,但必要时应及时使用特殊治疗手段,以迅速控制出血病情。  相似文献   
10.
胸腔细管引流并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常见,以前本科采用尽可能抽胸水,效果差,反复多次多部位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风险亦大。近2年来笔者采用胸腔细管引流术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多数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