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病例 : 患儿男 ,13h ,第五胎第三产 ,孕 4 0w因臀位在我院行剖宫产娩出。脐带绕颈 2圈 ,Apgar评分 1min6分 ,5min9分 ,出生体重 3 2kg ,因复苏后患儿反应欠佳 ,哭声低而要求入新生儿科监护。入室查体 :体温 36℃ ,精神反应欠佳 ,哭声低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肋下 1cm ,脾未及 ,予吸氧、保暖、抗生素防治感染等治疗 ,一般情况稍好转 ,奶量少 ,无呕吐 ,二便正常。生后第 4d患儿突然腹胀且进行性加剧 ,呻吟 ,查体 :神清 ,精神萎糜 ,面色苍黄 ,面部及四肢末端皮肤青紫 ,心肺无异常 ,腹部膨隆 ,腹壁皮肤水肿发亮 ,可见腹壁静脉怒张 ,肝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NRD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2年3月对具有NRDS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NRDS.结果 76例NRDS治愈率达93.4%,较2003年以前的抢救成功率66.7%有了明显的提高,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性,且无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结论 采用CPAP、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NRDS,在NRDS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可为基层医院争取抢救机会,提高NRDS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4月对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在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观察发病率、抢救成功率、上机率,并和2004年9月-2008年12月未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比。结果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早产儿140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发病率3.1%、抢救成功率达93%、上机率18.6%,较2004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早产儿118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5例,发病率3.8%、抢救成功率71.1%、上机率40%,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上机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发病率虽稍有下降,但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了基层医院治愈率,减少上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后2组患儿的智能异常率、预后不良情况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智能异常率13.04%和预后不良率21.74%均低于对照组的39.13%和56.52%,同时观察组患儿的MDI(107.06±15.92)和PDI(95.14±16.06)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预后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智能发育落后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改善,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袁水生 《当代医学》2016,(32):86-87
目的:探讨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早产儿,对早产儿并发症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早产儿主要严重并发症包括肺透明膜病(RDS)、呼吸暂停、视网膜病及脑组织损伤。结论根据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推广一种简便、实用、安全的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方法,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诊断率。方法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召开实用知识培训班和上门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在全省推广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技术,培训班现场考核,确保人人过关;上门指导紧扣要点,分析失败原因,提高早期诊断率。结果在全省16所县级以上医院共推广94例,其中早期诊断78例,早期诊断率83%,推广医院反应良好。结论该推广项目要点通俗易懂,基层医院医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气管内吸引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方法,为基层医院争取抢救机会,临床有效,同时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气管内吸引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尤其是气管插管时机的把握,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对具有肺出血高危因素的51例新生儿采用气管插管、主动气管内吸引,以期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当吸出泡沫样血性痰,即可临床确诊。结果主动气管内吸引的51例新生儿.39例吸出泡沫血性痰,4例喉镜下气管开口有鲜血样液体,早期诊断准确率达76.5%(39/51),抢救成功率达76.9%(30/39)。结论气管内吸引能早期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平均发病年龄7.12岁,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为高峰,而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所有患儿均先后出现皮肤紫癜,累及的部位以双下肢最常见;25例出现关节肿痛,大关节肿痛以膝关节、踝关节为主;52例出现消化道症状,以腹痛最常见;2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结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的常见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冬春季节发病多,与感染、食物等因素有关.主要累及皮肤、消化道、关节、肾脏,治疗以去除诱因、抗炎、抗过敏、解痉、止痛、使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为主,依据病变部位及程度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者的血压参数、硝酸氧化代谢产物(NOx)及肾上腺髓质素(AM)对脑卒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脑卒中后第1、2、7天抽取外周血分析血浆中NOx及AM;根据NIHSS卒中量表及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神经损害程度。结果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更加明显(NIHSS3,P0.01),血压的变异性能够评估神经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梗死体积的进展;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的NOx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第7天及3个月时的NIHSS评分及3个月时的Rankin评分显示脑卒中后2d以内的NOx水平增加对患者是相对有益的[优势比(OR),0.91];脑卒中患者第1天及第2天的A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第7天时则恢复正常;AUC曲线显示第2天AM水平528.3pg/mL提示第7天神经损害严重程度增加(曲线下面积0.716);发病之前服用抗凝剂与抗高血压药物可一定程度上抑制梗死病灶的进一步进展。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特征及血浆内的NOx与AM水平能够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沐舒坦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8)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n=2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静脉点滴,15 mg/次,2次/d,连用7 d。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或P〈0.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