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8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所构成的动态网状结构[1].近年的研究表明:在早产儿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 CLD)中,ECM及其代谢在肺组织中发生明显变化,提示ECM在早产儿CLD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对早产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Bicore CP-100新生儿肺功能仪分别对30名不吸氧组(SaO2≥90%)和18名吸氧组(SaO2<90%)早产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值进行检测.结果不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43.4±10.2 v 49.8±11.7);俯卧位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3.11±0.92 v 2.48±0.77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98.6±50.1 v 117.4±41.5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1.115±0.401 v 0.914±0.48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8.0±3.8 v 5.9±2.7gm cm/kg).吸氧组患儿俯卧位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仰卧位(52.7±10.2 v 56.1±12.4);潮气量明显高于仰卧位(2.13±0.42 v 1.79±0.66 ml/kg);俯卧位气道阻力明显低于仰卧位(290.4±107.0 v 319.1±104.1cm H2O/L/s);俯卧位动态肺顺应性明显高于仰卧位(0.562±0.192 v 0.488±0.217ml/cm H2O/kg);俯卧位呼吸功明显高于仰卧位(10.1±4.7 v 7.3±3.4gm cm/kg).结论无论吸氧与否俯卧位均可提高患儿的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功,降低呼吸频率和气道阻力,俯卧位为早产儿肺炎患儿的适宜体位.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不同喂养方法时血浆胃动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早产儿生后早期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对进奶量、生长情况、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及血浆胃动素的变化.方法将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鼻十二指肠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组,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记录喂养1用的入液量、体格生长指标、大便性状、喂养相关并发症.测定喂养前及喂养1w后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显著增加(P<0.001);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缩短(P<0.0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两组喂养1w后身长、头围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喂养前显著增加(P<0.001).结论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是早产儿生后早期较适宜的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寒冷损伤对新生犬循环血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寒冷损伤对新生儿发病机理,采用新生犬作为动物模型,用吲哚花菁绿颜料稀释法测定冷伤时的血容量。结果:血浆容量由正常的74±14ml/kg下降到低温时的49±9ml/kg。复温后,血浆容量继续下降至39±17ml/kg(P<0.01)。低温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及颈动脉血流降低等循环障碍的表现。提示:对寒冷损伤新生儿应予扩容纠酸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组织中氧化及抗氧化系统在高氧致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CLD)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高浓度氧致早产鼠CLD模型为研究对象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4 0只。应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分别测定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肺组织中SOD、GSH Px及CAT的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实验组MDA水平早期即明显升高 [(5 5 .92± 5 .5 3)nmol/mg肺组织 ,P <0 .0 1],7d达高峰 [(94 .30± 12 .4 0 )nmol/mg肺组织 ,P <0 .0 0 1],持续 1周后逐渐下降 ,2 1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47.95± 7.4 8)nmol/mg肺组织 ,P <0 .0 1]。 结论 肺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不足及氧自由基损伤始终伴随高氧致CLD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о���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领域在临床及基础方面均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从2011年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外SCI的相关学术论文,足以体现出国内新生儿专业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研究水平,其中的某些实验结果及研究结论非常值得新生儿科医师借鉴、学习和应用。本文就2011年我国儿科新生儿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的疾病,也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最常见的胃肠道急症。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不断增加,NEC的发病率亦在逐渐增多,且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近年来,诸多研究发现,口服益生菌能够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病率以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有关其预防NEC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本文将对益生菌预防新生儿NE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氧化/抗氧化失衡与高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氧气是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在机体内主要以氧自由基及其他活性氧形式存在,参与正常代谢和执行生理功能.而当自由基产生过多或(和)清除减少时,活性氧蓄积产生氧毒性,损伤组织细胞,可引起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氧对新生鼠肺微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新生鼠慢性高氧肺损伤28例和对照24例为研究对象,在实验3、7和14d观察肺组织病理、微血管超微结构变化,放射性肺泡计数(RAC)。结果高氧组3d微血管发生炎症反应,血管基底膜增厚、断裂;7d炎症反应明显,血管腔被炎细胞和坏死的内皮细胞堵塞,血管减少;14d毛细血管稀少,间质有胶原纤维沉积,气血屏障增厚。高氧组RAC值7天降低(6.87±1.11)vs(7.53±0.86),P<0.05,14d差异更显著(P<0.001)。结论炎症是高氧肺微血管损伤的一个始动环节,由此导致的毛细血管闭塞可能是微血管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提示控制炎症反应可能是治疗和预防高氧肺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