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从而相关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均为62例患者,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加康复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结果(1)采用药物治疗加康复治疗的62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显著地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的62例患者的指标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414,P=0.0000);(2)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肩手综合征、肺部感染、褥疮等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及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显著的优于药物治疗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实践过程中,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药物治疗加康复治疗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想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对脑梗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OSHI”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临床确诊的40例脑梗塞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粥样斑块增厚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3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强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颈动脉狭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以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存在及斑块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凡平时月经周期规则,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临产,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是常见的病理妊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过期妊娠对母婴的不利影响已被重视,为了提高围产期质量,降低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103例过期妊娠产妇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白汤(自拟:因五味中药第一个字皆为白字)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五白汤加减治疗36例点用各种抗过敏眼水无效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0.5%,伴随症状改善或消失。10例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五白汤治疗过敏结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湿性愈合理论在压疮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疮以往称作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院采用湿性愈合理论治疗33例Ⅰ~Ⅳ期压疮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压疮患者,年龄22~72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手术设计和手术技巧。方法分析30例58只眼的临床疗效,此30例患者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角膜映光法测量33cm和5m处矫正状态及上下转25°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根据不同的斜视度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量。术后观察眼位及视觉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正位率93.3%。术前有中心融合14.32%,术后有中心融合63.11%,术后较术前立体视锐度提高者占53.24%。无一例出血感染、眼前段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共同性外斜视详细的术前检查、恰当的手术设计、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手术效果良好,有助于双眼视功能恢复和满足美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比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周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容汤加减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57只眼)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29只眼)和对照组28例(28只眼)。对照组28例(28只眼)采用复方障柳碱穴位封闭,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应用激素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容汤加减治疗,3个月内观察两组病例复视消失时间,眼球运动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0%,对照组有效率71.4%。(P<0.05)。结论:正容汤加减治疗眼外肌麻痹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