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精液不液化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经临床观察 ,此类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和精囊等慢性炎性病变 ,治疗较为困难。近 5年来 ,我们以自拟液化汤为主配合西医疗法 ,治疗因精液不液化而致不育者 1 84例 ,收到满意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4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2 7~ 30岁 1 1 3例 ,31~ 35岁 71例 ,平均 31 .2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7年 ,平均 4.2年 ;伴有慢性前列腺炎 1 2 4例 ,其他炎症 60例 ;部分病人有神经衰弱症状。精液液化时间最短 5.5h,最长 2 4 h,平均 1 0 .5h。前列腺液检查可见成堆脓细胞及卵磷脂小体减少。2 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科室药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评价取得的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应用处方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后,其工作环节以及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对比缩短的时间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 自本院门诊科室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来,患者满意度有所提升,同时信息技术应用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门诊科室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检验工作的时间也有所缩短,处方数据信息核对速度与窗口业务办理速度提高,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联合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联合治疗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酸及大剂量生长抑素静滴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内镜介入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自行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胃动素(MT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泌素(GA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内镜介入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有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经过多年探索和总结 ,逐步筛选形成治疗由精子异常导致的不育症专方——生精丸 ,临床治疗 1 0 0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筛选 1 0 0例病人 ,均为婚后 2年以上不育者。女方检查正常 ,男方化验精液异常 ,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少 ( <0 .6亿 /ml)、成活率低 (平均 43.5% )、活动力差。临床症状以肾阴阳俱虚证为多见。排除性功能障碍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年龄 2 3~ 35岁 ,平均 30岁。婚后 2~ 3年未育者 48例 ,3~ 5年未育者 32例 ,6~ 1 0年未育者 2 0例。2 治疗方法本症以肾阴阳两虚多见 ,故制方原则为滋肾壮阳、…  相似文献   
5.
胡锋  薛挺  兰亚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0):2611-2614
目的探究多酶片联合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苹果酸氯波必利片,首次服用半片(0.34 mg),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多酶片,3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9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胀、早饱、上腹痛、胃烧灼感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饱胀不适感、腹部疼痛感、恶心和呕吐、反酸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3%、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酶片联合苹果酸氯波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薛挺  胡锋△ 《天津医药》2018,46(2):182-186
摘要: 目的 比较 Glasgow-Blatchford 评分 (GBS) 与全 Rockall 评分 (全 RS) 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 (UGIB) 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2016 年 6 月收治的 UGIB 患者 400 例。采用 GBS 评分和全 RS 评分系统对 UGIB 患者进行评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比较两个系统对患者 1 个月死亡、 输血、 再出血、 重症监护病房 (ICU) 住院、 内镜干预的预测价值。结果 38 例患者失访, 362 例患者 1 个月病死率、 再出血率、 输血率、 ICU 住院率和内镜干预率分别为 11.6%、 9.4%、 17.7%、 13.3% 和 16.0%。GBS 对 ICU 住院 (AUC=0.731, P=0.009)、 再出血 (AUC=0.707, P=0.019)、 输血 (AUC=0.704, P=0.021)、 内镜干预 (AUC=0.742, P=0.006) 有预测价值。全 RS 预测患者 1 个月死亡有预测价值 (AUC=0.681, P=0.040)。GBS 和全 RS 预测临床结局的 ROC 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BS 预测 UGIB 患者 ICU 住院、 再出血、 输血及内镜干预的临床结局较好; 全 RS 系统预测 UGIB 患者 1个月死亡情况优于 GBS。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选择肾虚胞宫失育者40例,月经不调不孕者40例,习惯性流产不孕者20例,共计100例。年龄24~36例,平均28.5岁。病程婚后2~3年未孕51例,4~5年未孕32例,6~10年未孕17例。均排除生殖系统先天性生理缺陷、畸形及男方因素导致的不...  相似文献   
8.
薛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19-320
目的分析不合理处方及其产生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某医院2010年全年处方中抽取5000张处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97张,占所抽查处方总数的3.94%,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选用剂型和给药途径不恰当、用法用量不合理、临床诊断和用药不符、药物的联合使用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当及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药师应该积极参与临床用药过程,加强审核处方的力度,确保合理安全的用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相关性分析及诊断学分析,探讨其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和缓解期血清I-FABP、PCT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活动期显著高于缓解期。随着溃疡性结肠炎由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进展,患者血清中I-FABP、PCT及hs-CRP水平也显著增高。I-FABP、PCT与hs-CRP均呈正相关。I-FABP、PCT、hs-CRP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显著高于任何单项指标的诊断学指标。结果说明,血清I-FABP、PCT联合hs-CRP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羧氨基萄聚多糖钠(术尔泰)间断腹腔注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法均分为四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术尔泰一次性腹腔灌注组、C组为术尔泰问断腹腔注射组、D组为生理盐水处理组。A组行开关腹手术,B、C、D三组制作腹腔粘连模型,10d后处死动物,行BellucoC粘连评分;行HE和Masson染色,sP法观察粘连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①A组粘连最轻,C组粘连评分明显低于D组和B组。②HE、Masoon染色示A组无明显炎症反应,C组较B、D两组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③A组与C组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但两组TGF-β1的表达要明显轻于D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腹腔间断注入羧氨基萄聚多糖钠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表达,其防粘连作用明显优于一次性腹腔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