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行性。方法用受控文件明确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和实验室生物安全行为的要求并强制性培训等。结果经一年运行,我站实验室生物安全达到预期效果,未出现实验室人员职业暴露案例。结论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同时实验室管理层应当对安全负责,并应有必要的制度约束和安全防护规程以及必要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灰带区不同时段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第三代HVC-Ab免疫酶联试剂检测938份湖北孝感地区无偿献血员血清,对其中呈灰区的48例血清,进行跟踪调查复试。结果 首次灰区率5.12%(48/938);3个月后灰区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99%(28/938)、0.53%(5/938);6个月后灰区率、阳性检出率为:1.07%(10/938)、1.28%(12/938)。结论 HCV灰区不同时间抗体检出率有一定差异,说明丙型肝炎病毒(HVC)抗体灰带区跟踪调查复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居民无偿献血动机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血液安全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抢救,也是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实施无偿献血是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关键。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无偿献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三个城市无偿献血人群的调查,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心理行为,分析影响献血者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无偿献血的策略提供依据。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孝感市、荆州市和宜昌市对前来献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献血者857名,回收问卷857份,经过检验,有效问卷855份,有效率99.8%…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抗-HIV(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试剂对4120份无偿献血者血清样品筛检,发现1例抗HIV初筛结果阳性,阳性率为0.02%。对21份抗HIV检测OD值呈灰区的样品跟踪调查复试,结果无1例在不同时间复试中OD值出现高于Cut off值的献血者。  相似文献   
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危重综合征。临床上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肾脏损害以及发热五联征为特征,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有人认为,患者血浆中存在一种血小板聚集因子,能促进血小板聚积活性增强,输入正常人血浆后,可使患者的某种血浆因子的缺陷得以纠正。笔者为1例TTP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术(P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