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患儿生后4小时因青紫入院。查体:体温35.4℃,脉搏120次,呼吸48次,全身皮肤紫绀。胸骨左缘第二至三前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区闻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左中下肺闻及湿性罗音。肝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88年12月间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有5例病灶型肺癌进行了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这5例均系在体检时发现肺部阴影,亦无任何自觉症状而入院。癌的部位居右肺中叶2例,右上叶、下叶及左下叶各1例。长径为1.2、1.3、  相似文献   
3.
指(趾)端软组织血管球瘤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趾)端软组织血管球瘤10例分析仲伟贤,宋玉敏,蒋桂芝血管球瘤(glomustumor)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笔者遇见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0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0~57岁之间。10例均发生于指(9例)、趾(1例)远端软...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皮肤病学家首先注意某些皮肤病常与内脏恶性肿瘤并存,后来肿瘤学家亦观察到恶性肿瘤患者常易有皮肌炎、带状疱疹、硬皮病和黑棘皮症等。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尤其是非特异性者,对研究肿瘤的病因、癌变过程、早期诊断、治疗和复发等有相当重要意义,故渐成为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5.
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即DKA是威胁糖尿病患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常因急性感染、饮食不当、诊断延误、正规胰岛素(RI)应用中断或不足而诱发.我院1993年10月~2000年1月共收治重症DKA12例,经积极救治,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40孕周,于1982年4月自然分娩,出生后有呼吸,心跳,但无哭声。AP—gar评分1分钟5分,10分钟再评为3分,经气管插管正压给氧等抢救,病情未见好转。生后一小时五十五分钟转儿科继续治疗,予人工呼吸机1PPV等措施,病情急剧恶化,生后三小时死亡。体验:体温不升,颜面青紫,唇甲尤为明显,呼吸节律不整8~28次。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弱。心尖搏动在右胸骨旁第5肋间,且渐移至剑突下,心音低钝、无力,律齐,心率40~120次。肝肋下3cm,剑突下5cm。脾未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7岁(住院号30022)因咳嗽、咯痰、右侧胸痛40天于1979年6月30日住院,在某县医院经胸透发现右下肺空洞性病变,诊断“肺脓肿”用青、卡那霉素及止咳药治疗三周,咳嗽减轻,痰减少,因肺内阴影不消散而来诊。既往无慢性咳嗽、咯痰或咯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9岁,病历号84—6395。因发热、咳嗽、小量咯血于1984年12月15日第一次入院。入院前半个月发热、体温38℃,咳嗽、咯血100ml,乏力,食欲减退,睡眠欠佳。经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收住院治疗。查体:体温36.7℃,脉搏60次/分,血压140/80mmHg。营养佳,全身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化验检查:血色素98g/L,白细胞5.5×10~9/L。血沉正常。痰致病菌培养),痰涂片未查到抗酸杆菌,痰癌细胞(-)。胸部X线所见:右肺门阴影增大变浓,右肺第二前肋间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欠清晰,侧位胸片示病灶位于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009年在消化科实习的护生20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2011年在消化科实习的护生20位作为实验组,通过发放调查表再收回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临床带教工作的评价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临床护士对知识的多元化的需求,也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颈外静脉置管采血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诊垂体性侏儒最有效的方法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此试验需反复多次静脉采血,为解决多次采血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我科于1998年10月起对需作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置管采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是在1998年10月至2000年2月入住我科,被确诊为垂体性侏儒的病人,男39例,女9例,年龄 4~14岁,平均 9. 4± 2. 95岁,身高低于正常同性别、同年龄 2 SD,年生长速率< 4 cm,骨龄延迟大于 2岁,予行生长激素(精氨酸、左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