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cl- 2及bcl-xl蛋白的表达。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模型 ,阻断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 2h后再灌注 ,再灌注 0 .5h ,3h ,6h ,12h ,2 4h和 4 8h断头取脑后 ,进行bcl- 2、bcl-xl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Bcl- 2、Bcl-xl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表达较强 ,3h - 6h达到高峰 ,2 4h~ 4 8h逐渐转阴。②bcl- 2及bcl-xl蛋白均分布在脑缺血梗死灶的周边 ,梗死中心区及正常区无表达。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bcl- 2及bcl-xl表达对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起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CL - 2 ,p53蛋白在乳腺原位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 15例正常乳腺组织 ,10例小叶原位癌及 4 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Carcinomainsitu ,DCIS)。结果 :BCL -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小叶原位癌中的表达均阳性 ,p53蛋白均阴性 ,基因表型呈BCL - 2 /p53-。4 5例DCIS中 ,BCL - 2蛋白阳性率 77.8% (35/ 4 5) ,p53蛋白阳性率 2 4 .2 % (11/ 4 5)。BCL - 2蛋白表达与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1)。DCIS中有 6 6 .7%呈BCL - 2 /p53-表型 ,多为高分化和中分化病例 ,还有 33.3% ,多为差分化病例 ,坏死出现率比呈BCL - 2 /p53-表型的病例高 (P <0 .0 1)。结论 :正常乳腺组织及小叶原位癌均呈BCL - 2 /p53-表型 ;6 6 .7%导管原位癌与正常乳腺组织具有相似的凋亡调控基因 (BCL - 2 /p53- ) ,非正常表型DCLS病例多代表分化差的病例 ,可能这些病例不受正常凋亡调控基因的控制 ,结果导致肿瘤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3.
乳腺病变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杞英  牛保华  俞智君  王建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283-1285
目的 观察 Bcl- 2 ,p5 3蛋白在浸润前系列乳腺病变(包括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小叶增生、导管原位癌 )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18例导管增生、1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10例小叶增生 ,4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 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阳性 ,而 p5 3蛋白染色阴性 .DCIS病例中 ,Bcl- 2蛋白表达阳性 34例 (76 % ) ,而 p5 3蛋白阳性 11例(2 4% ) .Bcl- 2蛋白表达与 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0 .0 1) ,6 7% DIC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达表型 ,还有33%不同于正常的表型 (包括所有 Bcl- 2 - / p5 3+表型 )多代表差分化病例 .结论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高于乳腺 DCIS.大部分DCI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型 ,与正常乳腺上皮、良性增生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7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方法:采用自制手动式直立倾斜试验台,对阳性 病例选用氨酰心安或倍它乐克治疗,原有或经β-受体阻滞剂后发生心动过缓者同服654-2或改用氨茶碱,用药6 d 后重复试验。结果:诱发出晕厥者42例(56.76%),其中心脏抑制型4例(9.52%),血管抑制型6例(14.28%),混合 型32例(76.19%),阳性组发作时最低血压为零,最低心率40次/min,心电图主要改变为交界性逸搏心律,发作时 症状为晕厥、心悸、恶心、发汗,经平卧位后,上述改变均可恢复,无任何并发症。经氨酰心安治疗的11例中9例转 阴,倍它乐克14例中11例阴转,氨茶碱3例中无1例阴转。结论:①直立倾斜试验既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简 便有效的措施,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可靠方法。②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倍它乐克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 药物。  相似文献   
5.
1983年2月~1998年2月作者作锁骨下静脉穿刺405例,现将开展情况、并发症及经验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3年2月~1998年2月住本科作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405例,采血或抢救注药50例,置管输液60例,血流动力学监测75例,临时或永久起搏120例,电生理检查或行射频消融治疗100例。年龄最小者13岁,最大者87岁。严重消瘦,锁骨或胸廓畸形及肺气肿均未列为禁忌症。1~100例为前期,穿刺用于采血置管输液、血液动力学监测;101~200例为中期;201~405例为后期;自中期以后开始用于起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1.2 操作方法 详见参考文…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嗜鳞状上皮的环状链DNA病毒,至今已经发现超过60种以上的亚型[1],而与人类上皮肿瘤发生关系最大的是HPV16.18型,随着致癌基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PV16、HPV18型的E6、E7蛋白在致癌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一般认为HPVE6蛋白能与P53肿瘤抑制基因结合形成复合物加速P53蛋白的降解过程,使其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的功能失效。同样,外肿瘤抑制基因产物与HPV18E7蛋白通过一个结构互补的部位形成一个复合物,使灿蛋白不能与特定的内源蛋白(EZF)结合,磷酸化过程受阻,导致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酒精对C57BL/6小鼠胚胎发育和视皮质神经元数量的的影响。方法妊娠母鼠酒精灌胃直至小鼠出生;采用苏木精-伊红和Nissl染色法观察P0、P7和P14小鼠视皮质神经元密度(ND)和皮层的厚度(CCT)。结果酒精组出现死胎和畸形。晚期胚胎和新生鼠发现多种畸形,如:小头畸形、无脑儿、脊柱脊髓裂等,畸形的出现率为12%。酒精组视皮质的发育明显滞后于对照组,皮质的分层和神经元的极性紊乱。在酒精实验组出现神经元的缺失。在各年龄组,酒精组视皮质神经元的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酒精实验组应见皮质的厚度明显比对照组薄(P<0.01)。结论出生前酒精处理诱导视皮质神经元的缺失,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和长时程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HPV16,18E6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HPV16,18E6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并说明E6单抗的应用价值。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30例慢性宫颈炎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中E6表达的阳性率为70%(35/50),慢性宫颈炎组中E6阳性率为6.7%(2/30),4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E6阳性率为75%(3/4),正常宫颈组中E6表达均为阴性。E6的表达与肿瘤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及癌旁组织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信PCR技术对44例宫颈癌、18例癌旁组织及30例慢性宫颈炎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16DNA和HPV18DNA进行检测。结果:44例宫颈癌组织中在6DNS阳性35例,HPV18DNA阳性5例。其中HPV16DNA和HPV18DNA均阳性4例;HPV18DNA阳性而HPV16DNA阴性1例;HPV16DNA阳性而HPV18DNA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