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血清脂肪酶(LPS)、前白蛋白(PA)、抵抗素(resistin)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急性胆囊炎患者8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常规干预基础上研究组采取生长抑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统计两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肛门初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清LPS、PA、抵抗素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肛门初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TBIL、AST及AL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但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第3天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S、抵抗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A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LPS、抵抗素水平较对照组低,P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胆囊炎,可缩短患者机体功能康复及住院时间,减轻对肝功能的损害,降低LPS、抵抗素等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不同肝切除方式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及1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PLC患者根据腹腔镜下肝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解剖组和非解剖组各6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围术期指标,评估残余肝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内肝内复发、肝外转移及1年无瘤生存率情况。结果与非解剖组相比,解剖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剖组术后7 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非解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组、非解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2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两组肝内复发、肝外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解剖组1年无瘤生存率76.67%明显较非解剖组的58.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虽然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可控制失血量与输血量,减轻对PLC患者残余肝功能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对1年无瘤生存率的提高亦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