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参蒲汤辅助治疗癫痫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癫痫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苯巴比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参蒲汤,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35,P<0.05).结论 中药参蒲汤联合苯巴比妥治疗癫痫大发作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化瘀止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P<0.05).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化瘀止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P<0.05).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相似文献   
4.
我院近 15年来收治小儿急性脓胸 12 6例 ,其中 2例并发假性胸膜壁疝。[例 1]患儿男 ,5个月 ,高热、咳嗽、呼吸困难一月余 ,右前胸壁出现囊性肿物数日 ,以右侧脓胸入院。查体 :T39.5℃ ,P130次 /分 ,R36次 /分 ,重症病容 ,口唇轻绀 ,鼻翼煽动 ,右胸饱满 ,第二肋间隙增宽 ,语颤减弱 ,叩浊 ,呼吸音减弱。右前胸壁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可见一半圆形肿物 ,约 3cm× 4cm大小 ,隆起皮面约 2 cm,质软 ,囊性感 ,可被压缩 ,表面皮肤红肿 ,吸气时下陷 ,呼气时复原。胸 X光片显示右侧胸腔大片密度增高阴影 ,纵膈左移 ,右前第二肋间隙增宽。入院后 ,经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IGF-1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评价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24h、3、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 mNSS)分别为8.67±1.21、7.50±1.52、4.33±1.03、3.67±1.37,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11.00±1.26、9.83±1.33、7.83±1.17、7.17±1.72,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88.78±6.67、95.83±7.61、26.88±4.22、16.30 ±4.69.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0.474±0.035、0.417±0.044、0.326±0.025、0.265±0.040.结论 IGF-1可能通过调整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蛋白表达和VEGFmRNA表达,从而调节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TTG、MMP-2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脑胶质瘤、10例正常脑组织中三者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PTTG、MMP-2和Survivin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40/50)、74.00%(37/50)和60.00%(30/50)与正常脑组织0、0和10%存在差异(P<0.05)。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Ⅲ-Ⅳ组与Ⅰ-Ⅱ组之间表达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胶质瘤组织中PTTG、MMP-2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TTG、MMP-2和Survivin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示PTTG、MMP-2和Survivin高表达可能与胶质瘤发生有关,且与胶质瘤的浸润、发展、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Survivin是IAP家族的新成员,具有抑制凋亡和调节细胞增殖的双重作用,是迄今发现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将survivin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至肺癌细胞SPCA1和SH77,分析survivin siRNA对不同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靶向survivin的siRNA表达载体与pSi scrambled,经由脂质体法分别转染至肺癌细胞SPCA1和SH77。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利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urvivin siRNA干预后,SPCA1和SH77细胞均出现凋亡,G0/G1期阻滞。实验组Survivin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脂质体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Survivin基因特异性RNA干扰可以明显抑制肺癌SPCA1和SH77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诱导明显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董超颖 《山东医药》2010,50(11):3-3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急、伤势重、变化快、合并症多、病死率及致残率高。2006年5月~2008年6月,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71例,术后经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体会。  相似文献   
9.
腋下微创切口治疗肺大疱合并气胸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腋下微创切口治疗肺大疱合并气胸的效果。方法 邯郸市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0例肺大疱合并气胸的患者,全部采用腋下微创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转归及并发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例因引流不彻底再次发生上肺叶压缩40%。1例老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术后均完全复张或肺压缩小于15%,无手术死亡,无1...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8岁 ,因发热、左胸痛气短半月余 ,诊为左侧脓胸入院。查体 :T 38 4℃ ,P 84次 /min ,R 2 6次 /min ,Bp 12 0 /80mmHg ,睑膜无苍白 ,左胸呼吸度减弱、语颤减弱、叩浊、呼吸音明显减弱。局麻下于左腋中线 7肋间胸穿抽出黄色脓液确诊后 ,行套管针穿刺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持续引流脓液 110 0ml后 ,症状明显好转。术后 3小时 ,患者一阵剧咳后 ,突感上腹痛 ,继之波及全腹伴心慌气短。查体 :P 130次 /min ,R 30次 /min ,Bp 70 /5 0mmHg ,额部冷汗 ,睑膜苍白 ,肢端湿冷 ,全腹触痛 (+) ,腹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