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吸烟状况、ECOG评分和EGFR-TKI靶向治疗是影响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有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使用EGFR-TKI靶向治疗,并结合体能状况及吸烟史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有利于控制肿瘤的疾病进展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氟啶(ATFU)对无法手术和手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食管癌、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组治疗晚期食管癌15例,大肠癌3例。单药组食管癌6例,ATFU 400mg 3次/日(750/m2/d)6~8周;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食管癌(6例/3例)用DDP,VDS,ATFU/DDP,VDS,FT207;大肠癌(2例/1例)用DDP,HCPT,ATFU/DDP,HCPT,FT207。结果:ATFU 单药治疗食管癌6例,PR2例,S4例,有效率33.33%(2例/6例);联合用药治疗食管癌9例,治疗组6例,CR 1例,PR 1例,S 4例,有效率33.33%。(2例/6例);对照组3例,CR 1例,PR 2例,有效率100%(3例/3例);联合用药治疗大肠癌3例,治疗组2例,CR 1例,S 1例,有效率50%(1例/2例);对照组1例为稳定。全组的毒副反应均能耐受,无致死性毒副反应,无明显免疫抑制作用。结论:ATFU对晚期食管癌、大肠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轻微,是一种有希望的新药。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沧海  董昱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81-18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3年9月~2007年11月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25例产妇及可能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入院后过多的肛查等为感染因素。结论:应做好孕期宣教,加强产前检查,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术后选择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113例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的研究,析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2003年3月~2007年4月共发现GDM 113例,给予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A组血糖控制良好78例为观察组,组血糖控制不良35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GDM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及剖宫产率增高.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死胎等发生比例较观察组高.结论:孕期提早发现并控制血糖,降低GDM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非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种食用色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所使用的食用色素大都是有机合成色素,研究表明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在食品工艺上对食用色素要求较为严格。色素的分析方法很多,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 HPLC 法,但均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梯度洗脱时间长,梯度改变时易产生气泡,给分析工作者带来很多不便。本文采用非梯度洗脱,快速、灵敏,可在12min内完成四种混合色素的分离,同时可分离糖精钠和苯甲酸,是一种较好的色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阶层的癌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是美国最常见的死亡病因。由于诊治方法的进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已由本世纪初的1/5提高到现在的1/2。然而,有一部分美国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而存活率低。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种族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说明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别是决定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降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阶层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的推荐措施。  相似文献   
7.
杂交瘤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出现,促进了许多有潜在价值的新型肿瘤治疗剂的发展。这些新型治疗剂包括:与效应子抗体、放射性核素、生物毒素、化学药物、细胞激活素、酶等偶联的单克隆抗体(McAb),生物反应调节因子(BRMs),细胞外基质多肽产物,免疫毒素及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AK)等。尽管这些药剂治疗肿瘤的前景十分诱人,但其临床应用结果至今未达到预期效果。它们的有效性受一个关键因素的限制,即这些分子或细胞在肿瘤中的分布不充分、不均匀。单独用肿瘤细胞本身的因素(诸如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性、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定位针穿刺细胞接种法建立兔脑VX2肿瘤模型的方法并观察肿瘤生长特性。方法:经测量计算确定冠状缝的位置及其与正中矢状线的交叉点和接种位点后,采用可调节钻孔深度的金属钻在头颅正中矢状线右侧5mm,冠状缝后5mm处接种位点钻一Φ1.2mm的穿刺孔,取VX2肿瘤细胞悬液0.1ml(1×107细胞/ml)注射接种入12只2.5kg~3kg的成年New Zealand大白兔的大脑皮质表面下2mm深度内。接种后第6天、10天和14天,冠状切面测定肿瘤体积和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结果:VX2肿瘤细胞接种入脑皮质后12只成瘤,成瘤率为100%;肿瘤体积与接种后的生长时间呈对数相关(r=0.91,P<0.01),其体积倍增时间为1.34天;接种10天后,脑皮质表面血管较丰富,肿瘤呈卵圆形实质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边界清楚,肿瘤中央明显坏死;肿瘤细胞明显浸润正常脑组织并形成瘤块,瘤周脑组织形成水肿带。结论:采用定位针穿细胞注射法颅内接种兔VX2肿瘤细胞能较好地模拟颅内肿瘤生长,其生长特性与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相似,且可缩短等待时间,尤其适合脑肿瘤的影像学诊断、CT灌注参数及放疗靶区勾画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肿瘤细胞DNA是大多数抗癌剂作用的靶目标。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将生物工程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创立了HD I(Human DNA Interaction)实验系统。利用这一系统,我们对临床常用的480种中草药的960种粗提物(水、醇提取)在体外与人肺腺癌细胞DNA作用(37℃,2小时)经琼脂糖凝胶电脉、溴化乙腚染色DNA后在紫外荧光(UV300)下摄影,以摄影所得负片分析药物与DNA作用模式。结果发现:在药物最终反应浓度为  相似文献   
10.
癌症是美国最常见的死亡病因。由于诊治方法的进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已由本世纪初的1/5提高到现在的1/2。然而,有一部分美国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高而存活率低。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种族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本文试图说明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别是决定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降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阶层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存活率的推荐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