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0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三维(3D)可视化技术观察血管的变异情况、胰头癌累及的范围、肿瘤与血管关系、胰周肿大淋巴结情况等,同时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实时手术引导。分析术前规划结果、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肝功能及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 10例胰头癌患者均完成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术前规划及术中导航。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5.1±59.5)min,术中出血量325(200,450)ml,手术切缘均达到R0切除标准。10例患者的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ALT、AST、CA199均比术前下降(P均< 0.05)。术后发生B级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数字化技术适用于胰头癌的术前规划和术中导航,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3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30~73岁,平均53.8岁。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和术前规划,指导3D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靶向碎石、网石、取石。结果 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Ⅰ型18例,Ⅰ+Ea型2例,Ⅱa型5例,Ⅱa+Ea型2例,Ⅱb型7例,Ⅱb+Ea型1例,Ⅱc型1例。术中所见均与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吻合,实际手术方式与术前规划均一致。经硬镜检查,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128.6±20.3)(100~165)min,术中出血(27.1±16.6)(10~80)mL,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无大出血。胆道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2.9±3.6)(7~19)个月,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 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术,是肝胆管结石数字化微创外科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3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对照组多,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根治术相比,给予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能降低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能清除较多的淋巴结,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标准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对比,评价改良美容性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行改良美容性LC;对照组48例,行标准三孔法LC。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切口疼痛及美容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90例患者术后通过门诊、电话随访,无一例失访。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对照组1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均保守治愈,无胆道损伤、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术后第1天及第3天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 vs. 7(6.25,8),P=0.006;4(3,4.25)vs. 6(5,6),P<0.001],术后第7天及第30天切口Kiyak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vs. 3(3,4),P<0.001;4(4,5) vs. 4(3,4),P=0.016]。结论:改良美容性LC安全有效,术后切口疼痛及美容效果优于标准三孔法LC。熟练掌握标准术式的医师可选择此术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