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最佳病理学诊断方法. 方法对68例怀疑乳腺癌者用 7号针头、10 ml注射器进行湿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结果 19例穿刺阳性找到癌细胞,无假阳性.余49例穿刺阴性中46例行乳腺区段切除, 1例术后石蜡切片为乳腺纤维肉瘤,其余均为良性病变;3例未行手术者随访 11~ 20个月均未发现乳腺癌.敏感性95.0%(19/20),特异性100%(48/48),准确率98.5%(67/68),假阴性率5.0%(1/20),假阳性率为0(0/48). 19例穿刺阳性无一例出现针道种植癌.无任何并发症. 结论湿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安全、经济、方便、快速、痛苦小、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常规单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MAS患儿分为两组,12例患儿在上呼吸机和其他常规治疗的同时气管内注入固尔苏100mg/kg作为治疗组,13例患儿仅上呼吸机和其他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氧合指数由22.2±4.3渐降至12.5±4.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从0.12±0.03上升至0.315±0.0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剂量PS治疗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是外科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我院自 1996年 7月以来通过空肠造瘘实行空肠营养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例 1男 ,6 0岁因胃溃疡行胃次全切除术 ;例 2女 ,70岁因高位肝门胆管癌行肝管切开“T”管引流术 ;例 3女 ,18岁 ,因重症胰腺炎行胰周引流 ,胃、胆囊造瘘术 ;例 4男 ,2 1岁 ,外伤肝破裂 ,胃穿孔 ,十二指肠多处穿孔行肝、胃、十二指肠修补 ,十二指肠造瘘术 ;例 5 ,男 6 2岁 ,晚期食管癌 ;例 6 ,男 4 6岁 ,头颈部、胸部、四肢重度烧伤。例 1~ 4均在术中同时作空肠插管造瘘。例 5、例 6则另行空肠造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静脉输注白蛋白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患儿胆红素换出率的影响.方法 对47例临床达换血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进行换血治疗,治疗组22例,换血前1 h予白蛋白1 g/kg静脉输注,对照组25例换血前不予白蛋白.两组换血方法 、步骤、换血量、换血前后各项监护均相同.比较两组换血前、中(换血总量的一半)、后血清胆红素的换出率.结果 治疗组总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在换血中、换血后的换出率分别是36.4%、51.0%,37.1%、49.1%;对照组总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在换血中、换血后的换出率分别是35.9%、48.9%,37.3%、51.5%;两组间血清胆红素的换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换血中和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静脉输注白蛋白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换出率没有影响,并造成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侧脑室轻中度扩张对出生后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影响,为遗传咨询及临床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经超声筛查提示胎儿侧脑室扩张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侧脑室扩张水平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A组10~12 mm)72例、中度组(B组12.1~14.9 mm)50例及重度组(C组≥15 mm)14例;收集同期50例正常发育的单胎孕妇纳入对照组(D组),胎儿出生后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比较各组间智力运动发育水平.[结果]136例孕妇中20例(6例中度扩张,14例中度扩张)选择终止妊娠.A组72例全部分娩,B组44例分娩,C组全部终止妊娠.116例活产在新生儿期死亡2例,出生28 d A、B组组间及A、D组组间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2个月随访,失访17例,失访率为14.6%(17/116);A组智力发育指数(PDI)、运动发育指数(MDI)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组间PDI、MD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PDI、MDI评分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孤立性侧脑室扩张患儿MDI、PDI评分显著高于非孤立性侧脑室扩张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孤立性侧脑室扩张胎儿出生后婴幼儿期预后良好,将孕妇超声检查有侧脑室扩张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更有利于指导遗传咨询,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对4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迭换血标准的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比较换血前后血清胆红素、生化、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换血后总胆红素(TBili)与未结合胆红素(IBili)的换出率分别是49.2%、51.15%,换血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换血后K^+、Na^+、Cl^-、TCa^2+、BE变化不大(P〉0.05);换血前后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换血后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均显著下降;换血后血糖与换血前比较显著增高(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不会引起致命性高钾血症,但可造成WBC和plat明显下降,应引起临床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s)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不能耐受全胃肠道营养的早产VLBWIs115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8例,于生后12h开始应用个体化外周静脉营养方案;对照组57例,于生后48h开始应用传统外周静脉营养方案。每天计算供给2组患儿公斤体重热卡、观察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恢复出生体重后静脉营养期间每日体重增长情况,每天测量体重、监测血糖,每周测头围、身长各1次,在入院时、住院期间定期抽血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血常规、碱性磷酸酶(ALP)的情况。观察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周内相同日龄实验组所供热卡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14d时白蛋白分别与同期对照组和住院72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头围、身长增长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长至2kg所需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s)对早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下肠外营养的耐受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不能耐受全胃肠道营养的早产 VLBWIs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于出生2 h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肠外营养;常规治疗组49例于生后48 h开始应用传统的静脉营养方案。住院期间计算出两组患儿热卡、蛋白质,监测血糖、头围、身长,住院期间定期抽血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出生3d观察组所摄入热卡、蛋白质分别达早产儿摄入标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生9 d观察组所摄入热卡、蛋白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9 d、21 d观察组热卡和蛋白质累积丢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正常出生体质量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头围、身长增长较常规治疗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均未增加相应的并发症。【结论】VLBWIs早期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下足量肠外营养耐受性好,体质量增长快,达全胃肠喂养时间缩短,没有增加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至8月份湖南省妇幼保健院NICU接收母乳喂养的188名早产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名。两组早产儿均采用母乳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制度,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分析不同管理制度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母乳喂养率为59.57%,较对照组的总母乳喂养率30.85%明显增高(χ2=15.549,P <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总适应率为73.40%,较对照组母乳喂养适应率51.06%明显增高(χ2=13.273,P <0.05);观察组早产儿日均体重增长量为[(18.34±2.48)g·kg-1·d-1],较对照组日均体重增长量[(13.46±2.67)g·kg-1·d-1]明显增加(t=9.653,P <0.05);此外,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0.736、14.874、9.735、13.852、11.542,均P <0.05)。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升NICU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适应性,降低母乳喂养不耐受、贫血、NEC及院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思密达、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对 173例腹泻合并中 -重度脱水住院患儿进行随机分组 ,三组均采用抗炎、补液等相同的基础治疗 ,口服组 5 5例口服思密达、金双歧 ;灌肠组 6 0例用思密达、金双歧灌肠 ;比较三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的差异及疗程第 4 8小时、 72小时治愈率。结果 两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口服组第 4 8小时、 72小时治愈率分别为 2 1 8%、 89 0 % ;灌肠组分别为6 0 0 %、 95 0 % ;对照组 17 2 %、 5 0 0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思密达、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且灌肠组较口服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