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癌药物的毒性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庆东 《临床荟萃》1989,4(2):61-62
抗癌药物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作用几乎相同,在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对机体增殖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和消化道上皮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影响。有些药物还对重要脏器如肝、肾的功能和心肌具有损伤,少数药物对皮肤及其附件,肺、内分泌系统有影响。此外,很多抗癌药物都是免疫抑制剂,在相当程度上都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畸性和致癌作用。因此,抗肿瘤药物的远期毒性反应越益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我们滨海卫校自1976年建校以来,始终把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我们着重从“选”、“育”、“用”、“管”4个方面来优化教师队伍,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选人”,我们严格掌握3个“不”字,即不热心医学教育事业的不进,不经试讲试用的不调,专业不对口的不纳。多年来经过严格考察,择优选调,逐步从全县各医疗单位选调入10多名医学基础知识较为全面,有志于从事医学教育事业的同志担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问世已四十年,仍不失为最常用的一种抗生素。 青霉素类药物的基本母核为6—氨基青霉烷酸,它由一个β—内酰胺环接一个噻唑环构成,母核上取代基的改变可导致抗菌谱的改变和药动学性质的改变。 青霉素的抗菌谱特点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球菌、杆菌,阴性球菌和各种螺旋体都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极弱。多数细菌对青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但金葡球菌在与青霉素的反复接触影响下,能合成并释放青霉素酶,而破坏青霉素,因而容易出现高度耐药性。邻氯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双氯苯唑青霉素等耐酶青霉素对耐药金葡菌仍有高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考核式健康教育对加强肾移植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肾移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如集中教育、召开座谈会、家访及个别指导、热线电话咨询;观察组在对照组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术后及出院前2次强化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调整健康教育内容。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未按量服药、忘记记录尿量等10项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化考核式健康教育可促进肾移植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受到麻醉、手术创伤、尤其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黏膜损伤。恰当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顺利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3月6例儿童逝世后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随访1个月~9个月,了解病人移植肾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供受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主要因未遵医嘱服用免疫抑制剂所致;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治疗30 d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中毒1例,经调整药物剂量,病人血清药物浓度在稳定水平;其余3例病人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3.2d.随访期间,6例受体的肾功能、尿量均正常.[结论]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安全可行,术后护理措施具有针对性,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总结1~12岁儿童逝世后单只供肾肾移植33例患者的护理。围术期做好液体及血压管理,避免高灌注导致肾脏破裂,但是又需要适宜的血压利于儿童肾的灌注,本组33例受者在血循环开放后至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期间维持血压在130~150mm Hg(1 mm Hg=0.133 k Pa)(相当于正常人110~130 mm Hg的收缩压)。本组患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9例,尿漏5例,移植肾周血肿2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抑制剂中毒1例,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随访至2014年5月10日,受体肾功能、尿量均正常,人肾存活率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零点活检与程序性活检的结果,为DCD供肾的选择及术后评估提供病理学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解放军303医院5对符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分类标准三类(C-Ⅲ)标准且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较重的DCD供肾进行零点活检,并于移植后3,6个月对相应受者进行程序性活检,观察供肾病理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5对供肾零点穿刺可见肾小球形态大致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和脱落,损伤占肾皮质的30%~ 50%,远曲小管均未见坏死.受者均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1例受者术后35 d死于肺部感染,1例拒绝活检.术后3个月对8例受者行程序性活检发现:7例近曲小管未见肾上皮细胞坏死,1例仍有≤20%的近曲小管坏死区域无明显改善;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均可见细小、等大空泡样变性;5例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提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中毒.术后6个月非同源供肾2例再次接受活检,镜下分别见CNI中毒表现和慢性排斥反应表现.结论 对于符合C-Ⅲ标准的DCD供肾,IRI造成的损伤多在近曲小管且可逆,其余部位未受明显影响,肾功能可不同程度恢复,应用较为安全.近曲小管坏死在50%以内、远曲小管无损伤也许可作为评估供肾的病理学标准.CNI对移植肾组织结构的影响较显著,术后短期宜适当减少其用量以利于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