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2.
郑义  芦钺  钦建平 《天津医药》2013,41(1):70-7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不同于传统选择性造影的检查已经开始用于冠状动脉(冠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越来越多的成人冠脉解剖异常被检出,其临床意义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这些研究关注的多是冠脉的起源异常,没有关注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育异常等情况。本研究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观察成人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的特点,与选择性冠脉造影(SCA)进行对比,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腹壁韧带样纤维瘤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40岁.因发现剑突下肿物2个月余入院.入院后查体示剑突下偏左侧肋弓扪及一约2.5cm×2.0cm×3.0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活动差,轻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临床初步诊断为剑突下肿物,性质待查.  相似文献   
4.
郑义  芦钺   《放射学实践》2013,(1):91
目的:尽管已有文献报道,儿童副鼻窦内黏膜水肿是一种常见的无症状性改变,但对儿童患者还是经常会误诊为副鼻窦炎。最近关于此问题的放射学文章比较少。笔者前瞻性地对因其它原因(非鼻窦炎和乳突炎)行头部MRI检查的儿童患者其副鼻窦和乳突气房内黏膜增厚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147例患者,年龄0.2~22.7岁,中位数8.9岁。由2位有经验的儿科放射学医师对患者的横轴面和矢状面TSE T2WI图像进行  相似文献   
5.
郑义  芦钺  钦建平 《河北医学》2012,18(12):1801-1803
成人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是一类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多不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而单独存在.不同种类的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对患者心肌血供的影响不同.虽然成人冠脉解剖异常少见,但是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文献报道,许多猝死年轻患者中大多是因为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所致.因此,早期诊断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有助于避免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的评价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7.
8.
芦钺  郑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1):1971-1971
患者男,28岁,突发抽搐、意识丧失5h.超声:颅外段颈内动脉形态失常,管腔扩张,管壁层次不清,内膜回声不均匀,附壁见不规则低回声;CDFI示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充盈缺损,内部出现涡流,呈杂色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示瘤腔内探及收缩期湍流信号,为明显正负双向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左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动脉瘤伴附壁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3岁,于半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行扩冠、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于2010-03静息状态下出现心前区疼痛,向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入院查体:血压110 mmHg/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5次/min,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出患者中心肌桥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60例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在760例受检患者中,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130例(检出率17.10%,130/760).不同性别心肌桥检出率的比较:男性患者心肌桥的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心肌桥检出率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79,P=0.538>0.05).心肌桥与胸闷、憋气等症状的关联:与无心肌桥者比较,有心肌桥者发生胸闷、憋气等症状的患者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15,P=0.000<0.05).结论: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能够明确检出心肌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