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及胃腺癌中的表达,以探讨PDCD5蛋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CD5在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30例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和30例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①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表达最高,明显高于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的表达(P<0.05);在肠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胃腺癌组(P<0.05),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腺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PDCD5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DCD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胃腺癌的过程中阳性表达逐渐降低;但其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主诉腹胀1个月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7年3月6日人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近半个月来又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后尤为明显,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无皮肤黄染、瘙痒,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肝功示:ALT 715U/L、AST 908 12/L、GGT 733 U/L,住院给予保肝降酶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为明确诊断和系统治疗入我院.既往有冠心病史5年,无肝炎及其它疾病史.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复查肝功(2007-03-06)示:ALT 98.0 U/L、ALP 141.2 U/L、GGT 555.3 U/L,CRP 34.01 mg/L,HAV、HBV、HCV、HEV及肿瘤标志物等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阿米替林(Ami)对缺血损伤神经元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15~18 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变化,观察缺氧缺糖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Ami的保护作用,并使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Ami对原代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结果 缺氧缺糖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升高,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显著降低,促进缺氧神经细胞产生bcl-2,并减少bax的产生.Ami 10-7~10-5mol·L-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Ami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Gln组,每组10只,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d),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 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根部不夹闭。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腹主动脉血和回肠标本。应用HE染色法观察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法测定D-乳酸、内毒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e 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含量,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大鼠肠组织e NOS、i NOS m RNA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后,与Sham组相比,IR组肠黏膜绒毛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部分绒毛顶端出血,腺体明显受损;Gln组表现为肠黏膜绒毛上皮下间隙扩大,但不明显,绒毛轻度水肿,腺体大致正常,固有层轻度水肿。IR组血清D-乳酸、内毒素、i NOS水平及肠组织i NOS m RNA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IR组血清NO、e NOS含量及组织中e NOS的m RNA表达量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预处理可以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后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及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 NOS表达,增加e NOS表达,从而增加NO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落地生根对小鼠血液系统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落地生根对小鼠血液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凋节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年在滨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完成。实验用落地生根水溶液南滨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制备,内含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延胡素酸、乙醛酸、丙酮酸、草乙酸等14种氢基酸和槲皮素-3-双阿托伯糖甙及紫云英甙等。实验选用清洁级昆明种小鼠56只,随机分为高剂量落地生根组、低剂量落地生根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纰14只。高剂量落地生根组采用800mL/L落地生根水溶液(0.01mL/g)灌胃;低剂量落地生根组用500mL/L落地生根水溶液(0.01mL/g)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5mL/L地塞米松(0.01mL/g)灌胃;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灌胃15d后观察落地生根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2、骨髓细胞增殖反应以及血液系统的影响。 结果:56只小鼠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高浓度的落地生根明显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浓度的落地生根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的影响;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②高浓度的落地生根能促进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浓度的落地生根对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无明显的影响;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落地牛根对骨髓细胞增殖反应无明娃影响;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4]高浓度落地生根组血小板的浓度为(711.33&;#177;234.05)&;#215;10^9L^-1.生理盐水组为(684.20&;#177;539.53)&;#215;10^9L^-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低浓度落地生根对血小板浓度无明显影响。 结论:中药落地生根可以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并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微小RNA-486-5p(miR-486-5p)在多种肿瘤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miR-486-5p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miR-486-5p的表达,构建miR-486-5p过表达质粒,使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qRT-PCR检测转染细胞后miR-486-5p的表达丰度,噻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miR-486-5p在SGC7901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SGC7901细胞转染miR-486-5p过表达质粒后,miR-486-5p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增殖、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86-5p可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7.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造成的食管黏膜损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本文对我院近6年356例肝硬化患者和随机选取同时期588例非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和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行急诊ERCP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急诊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继发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5岁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5岁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合并疾病、操作成功率、临床疗效及ERCP相关并发症等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486-5P对裸鼠皮下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经miR-486-5P过表达质粒处理后,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R-486-5p靶基因神经纤毛蛋白-2(NRP2)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组移植瘤内miR-486-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R-486-5p可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平均瘤体质量明显下降[(0.404±0.080) vs (0.748±0.122)、(0.788±0.176)g,均P<0.05];移植瘤平均体积明显减小[(0.333 ±0.039) vs (0.597 ±0.175)、(0.594±0.216)cm3,均P<0.05],实验组的抑瘤率达46.99%;实验组经miR-486-5p过表达质粒处理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NRP2蛋白主要定位于胃癌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实验组NRP2蛋白的IHS得分显著低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2.2±0.84) vs (6.4±0.89),(6.2±1.48),均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中NR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组[(0.04±0.006) vs (0.70 ±0.03),(0.68±0.02),P<0.01].阴性和空白对照组间的IHS得分值、抑瘤率及NRP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86-5p可明显抑制裸鼠皮下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R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 对人胃癌 SGC7901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 SGC7901 细胞, 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液), 异甘草素实验组(异甘草素溶于细胞培养液, 浓度分别为 10、 25、 50、 100 μmol/L), 每组 4 个复孔。培养 24、 48、 72 h 后采用 MTT 法检测异甘草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 摸索后续实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 采用 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蛋白激酶 B(Akt)和磷酸化 Akt(P-Akt)的表达。结果 10 μmol/L 异甘草素不能抑制胃癌细胞株 SGC7901 的生长, 而 25、 50、 100 μmol/L 异甘草素可明显抑制其生长, 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 48、 72 h 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2.48、 44.49、 32.50 μmol/L, 故选定后续实验药物浓度为 25、 50、 100 μmol/L,作用时间为 24 h。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个: 209.75±9.29)相比, 25 μmol/L 组(138.50±10.15)、 50 μmol/L 组(89.50±16.56)、 100 μmol/L 组(45.00±8.08)逐渐降低(F=267.948, P < 0.05)。各组间 Akt 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2); 随异甘草素浓度的增加, P-Akt、 MMP-9 蛋白水平逐渐降低(F 分别为 359.219、 431.324, 均 P < 0.05)。结论 异甘草素能够抑制 SGC7901 细胞侵袭能力,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及其下游的 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