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晚期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大面积烧伤后既要治愈孕妇、同时需严密保护腹中胎儿,治疗及护理比较困难。本文总结1例妊娠晚期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患者经两次切痂植皮及多次创面换药后,创面愈合后出院,病程中胎儿发育正常。对于此类患者,完善的治疗计划和缜密的护理、有效的无菌控制、并发症的防治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脑区血管周围间隙(PVS)数目进展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5例伴有PVS患者前后两次头颅MRI检查的影像资料,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末次检查时是否合并AIS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以下简称卒中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A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组既往发生脑梗比例、舒张压水平、PVS数目进展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卒中组中,基底节区PVS数目进展程度明显高于半卵圆中心(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水平、脑梗史、基底节PVS变化(?PVS)数目是AI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VS数目的进展与AI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AI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陈爽  王强  刘月茹  朱秀波  胡梦雪 《西部医学》2020,32(1):99-102+106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受体辅助因子(ARA)54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前列腺癌患者设为前列腺癌组,选取同期36例良性前列增生设为前列腺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与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SYBR染色法)技术检测两组前列腺标本中ARA 54与Apaf的表达。采用Gleason评分法对患者临床分期进行评估,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分期与ARA54、Apa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前列腺癌组ARA 54阳性、Apaf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ARA 54与Apaf阳性表达在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病理学分级越低、临床分期越高、有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ARA 54与Apaf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ARA 54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分级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4、0.742、0.768、0.750、0.784,P<0.001);Apaf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分级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49、0.488、0.425、0.460、0.562,P<0.05);TGF β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分级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674、-0.789、-0.856、-0.724、-0.764,P<0.05)。结论 ARA 54与Apaf表达异常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ARA 54与Apaf的低表达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与生长,因此,调节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细胞中ARA 54与Apaf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斌  胡梦雪  宋启斌 《中国肿瘤》2017,26(9):707-713
与以往肿瘤经典治疗手段不同,肿瘤免疫治疗的焦点从肿瘤本身转为动员宿主免疫系统去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飞速进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耐药问题的出现.文章针对各种耐药分子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应用作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源图像上颈动脉周围脂肪定量与斑块MRI易损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续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选择颈动脉斑块最大的层面测量,在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颈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别测量平均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PFD)和颈部皮下脂肪密度(CSFD),在同层面使用同种方法测量对侧(斑块或非斑块侧)的平均PFD、CSFD。根据颈动脉斑块MRI易损特征,即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变薄和/或破裂(TRFC)、富含脂质坏死核心(LRNC)进行分组,分析PFD、CSFD及PFD/CSFD与上述3个不同易损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平均年龄(61.2±10.1)岁。与非LRNC组相比,LRNC组斑块侧PFD/CSFD较低(P=0.010)。与非TRFC组相比,TRFC组斑块侧PFD较高(P=0.002)、PFD/CSFD较低(P=0.004)。与非IPH组相比,IPH组斑块侧PFD较高(P<0.001)、CSFD较高(P=0.013),而PFD/CSFD较低(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我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出发,评价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与化疗二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的经济性,为临床用药及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无进展生存、疾病进展和死亡3种健康状态的分区生存模型,以3周为模型周期,模拟患者终身,利用KEYNOTE-181临床试验数据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对...  相似文献   
8.
摘 要:随着远隔效应概念的提出及放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如何促进远隔效应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投入研究。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促进原发及转移部位肿瘤消退。同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纳米颗粒技术、SRBs及肿瘤内输送技术,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望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减轻肿瘤免疫抑制及剂量限制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原发灶手术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女性患者生存的影响及其相关预后因素。 方法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索并筛选出2010—2016年初诊晚期TNBC女性患者1 7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95例接受原发灶手术,975例未接受手术。利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平衡混杂因素,利用Kaplan-Meier曲线观察OS及疾病特异性生存(DSS),利用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评估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晚期TNBC女性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R×64 3.5.2软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1 770例晚期TNB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范围:0~83个月),中位OS为13个月,2年OS率为25.3%,3年OS率为15.4%。原发灶手术组中位OS为18个月,而未手术组为9个月(χ2=181.380,P<0.001),中位DSS为18个月比10个月(χ2=163.674,P<0.001);PSM后仅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2.712,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手术(OS:HR=0.544,95%CI:0.478~0.620,P<0.001; DSS:HR=0.560,95%CI:0.490~0.640,P<0.001)、T分期(OS:HR=1.166,95%CI:1.095~1.241,P<0.001; DSS:HR=1.177,95%CI:1.103~1.256,P<0.001)、骨转移(OS:HR=0.802,95%CI:0.702~0.916,P=0.001;DSS:HR=0.788,95%CI:0.687~0.904,P<0.001)、脑转移(OS:HR=0.593,95%CI:0.468~0.752,P<0.001;DSS:HR=0.571,95%CI:0.449~0.726,P<0.001)、肝转移(OS:HR=0.590,95%CI:0.511~0.682,P<0.001;DSS:HR=0.587,95%CI:0.506~0.681,P<0.001)及化疗(OS:HR=0.377,95%CI:0.322~0.443,P<0.001; DSS:HR=0.395,95%CI:0.334~0.467,P<0.001)是影响OS及DS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OS:HR=1.141,95%CI:1.039~1.254,P=0.006)。生存曲线显示PSM前后原发灶手术组较未手术组有明显生存获益(PSM前OS: χ2=181.380, P<0.001;DSS:χ2=163.674, P<0.001;PSM后OS: χ2=69.234,P<0.001;DSS: χ2=59.906, P<0.001)。 结论原发灶手术改善了晚期TNBC女性患者的OS及DSS,可为晚期TNBC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尿畅舒胶囊加曲司氯铵片治疗,对照1组采用尿畅舒胶囊治疗,对照2组采用曲司氯铵治疗。疗程30d。观察比较3组综合疗效及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尿急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1组为80.6%,对照2组为8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OAB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尿频次数及尿急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尿急症状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尿畅舒胶囊联合曲司氯铵片治疗绝经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