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加静脉点滴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取两种治疗方法,观察心衰体征、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副作用。结果:米力农治疗组患者中心功能分级改善,体位、肺部湿罗音、体征改善等分别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压、心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力农对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临床状态,病情较重,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可发展为AMI。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2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穿刺组织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病理分型、治疗及其疗效判定有极重要意义,因此,肾穿刺组织活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院1991年至1997年在普通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24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8例。年龄14~53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活性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治疗3个月以上、尿素清除指数(Kt/V)>1.2的患者71例。老年组(≥60岁)35例,非老年组(<60岁)36例。采用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MQSGA)法、血生化及人体学评估营养状况。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PBMC中NF-κBp65的活性。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和偏相关。结果①老年组发生营养不良者29例(82.86%),显著高于非老年组22例(61.11%)(P<0.05);老年组MQSGA积分(14.97±5.98)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1.89±2.93)(P<0.01);老年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析前肌酐(Scr)、透析前尿素氮(BUN)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1或P<0.001)。老年组发生微炎症者20例(57.1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例(27.78%)(P<0.05);老年组hs-CRP水平〔(5.03±4.13)mg/L〕、NF-κB活性〔(0.84±0.33)OD〕显著高于非老年组〔(2.92±3.44)mg/L和(0.61±0.36)OD〕(P<0.05和P<0.01)。老年组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为(0.89±0.19)g.kg-1.d-1,显著低于非老年组(1.03±0.21)g.kg-1.d-1(P<0.01)。②Pearson直线相关和控制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影响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MHD患者NF-κB活性与hs-CRP、MQSGA呈正相关(P<0.001、P<0.05),与ALB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程度重。NF-κB活性与hs-CRP显著正相关,其异常活化可能是影响老年MH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检测NF-κB活性可预测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NS)时血液呈现高凝状态,构成了血栓形成的基础。尤其老年NS患,由于诸多潜在高危因素的存在,更易发生心、脑血栓栓塞合并症,直接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为探讨其相关因素,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我们将1992年~1999年间收治的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NS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温对人工肾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8/12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完成。选择2004-11/2006-12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人工肾透析的患者20例,患者均采用两种不同温度的透析液进行透析,即低温透析(35.0℃)与常温透析(37.0℃),透析后达干体质量。透析前患者休息15min后测量血压、心率,透析进行过程中每30min测血压、心率及超滤量。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及超滤量,并观察患者低血压时有无不适症状。透析剂量3次/周,4h/次。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共行低温透析160次,常温透析160次。①低温透析前后患者的心率无明显改变,常温透析时心率较透析前略升高(86.5±6.9,75.6±8.2)次/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所降低;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时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78.4±7.1)次/min(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P<0.05),超滤量明显升高(P<0.05)。②低温透析时低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透析(10%,91%,P<0.05)。结论: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心血管功能比较稳定。低温是降低人工肾透析中低血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non,UTI)是老年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二位。老年尿路感染症状常常不典型,发病后疾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易导致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除此以外,近年来对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对于老年尿路感染的用药选择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科近4年来共收治尿毒症并发心脏损害患者37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损害因素、机理转归、预后及防治措施作如下分析。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7例均为住院病人,全部符合尿毒症的诊断标准。男22例,女15例。年龄24~72岁,平均48岁,其中50岁以上者18例占48.7%。原发病中慢性肾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40%~47.2%,好发于16~ 35岁的青年[1]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2,3],IgA肾病老年患者(≥60岁)的比例约占1.7%,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本文将老年IgA肾病患者与非老年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且年龄≥60岁的患者30例(老年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1∶0.30,平均年龄(62.8±2.2)岁;同时随机选择同期<60岁的IgA肾病患者40例(非老年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男女比例1∶0.9,平均年龄(33.3±11.2)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