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创伤及骨科创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交叉韧带的损伤可发生前后方向的关节不稳定,需要重建手术治疗。切开重建存在关节囊创伤大、移植物等长植入困难、内固定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关节镜下重建技术其对关节囊的创伤小,术后可  相似文献   
2.
应用射频汽化技术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术野清晰,定位准确,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关节内渗出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和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因股部肌肉丰富,重要血管、神经位于内侧或后方,股部外侧伤口引起的大血管损伤,容易被人忽视,导致漏诊,引起严重后果。本院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救治13例因股外侧刀刺伤至股部大血管损伤病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实验角度观察采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髌腱及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同种异体腱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2周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组织学变化。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可见,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 -80℃深低温保存组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行为均与自体移植组相似,而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但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01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中心试验室完成。①pcDNA3.1-VEGF165质粒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杨述华教授惠赠。②选取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只,无菌条件下取胫骨和股骨,进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③转染前24h计数细胞,每孔5×105细胞接种于6孔板,待骨髓基质干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准备转染,设立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载体组。未转染组无特殊处理,空载体组转染pcDNA3.1载体,载体组转染pcDNA3.1-VEGF165。④转染后72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骨髓基质干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骨髓基质干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的含量。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形态观察:初始分离的骨髓细胞呈圆形,大小不一;24h后有少量细胞贴壁;48h后贴壁细胞部分为成纤维样细胞;72h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数不断增加;96h后贴壁生长的细胞主要为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分瓶后细胞形成克隆;传代后细胞贴壁生长,分裂相增多,并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均一的梭形细胞。②转染72h后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mRNA的表达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载体组在576bp处有明显条带,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组均未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表达。③转染72h后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含量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结果显示,载体组转染pcDNA3.1-VEGF165载体的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浓度为(170.1±14.3)ng/L,而空载体组与未转染组均未检测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均=42.206,P=0.000)。结论:应用pcDNA3.1-VEGF165载体转染,可使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获得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处理同种异体髌腱后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愈合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将兔的1/2骨-髌腱-骨复合体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2周后,观察冻存变化差异并行同种异体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3周和8周观察细胞毒反应、细胞活性、最大载荷和形态学变化等指标进行比较并与自体移植组对照. 结果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方法处理后,髌腱的最大载荷无明显下降,细胞活性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组织学观察冷冻损伤较-80℃深低温保存方法轻微.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处理的移植物在术后未表现明显的排斥反应,且免疫反应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③移植后3周,各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后8周,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移植物的最大载荷优于-80℃深低温保存组,但和自体移植组相近.④和-80℃深低温保存组相比,程序冷冻液氮保存组的移植物在术后的愈合过程和组织学行为更接近于自体移植组.结论 ①经程序冷冻液氮保存和-80℃深低温保存方法冻存的兔异体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后愈合过程和自体韧带移植重建过程相似.②程序冷冻液氮保存法优于传统的-80℃深低温保存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肾法对成骨细胞代谢及骨吸收活性的影响。方法:胎鼠颅骨成骨细胞培养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密骨片药液培养基中72h后,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和胸腺嘧啶核苦酸渗入法及细胞内骨钙素含量测定3项指标,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情况;用密骨片药液作用于甲状旁腺激素刺激的体外幼鼠颅骨块骨吸收模型,测定培养骨块的钙离子释放量;并与抗骨质疏松药密钙息对照。结果:密骨片药液呈剂量依赖方式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骨钙素含量,降低骨块钙释放量。结论:密骨片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8.
补肾密骨液对骨代谢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补肾密骨液影响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不同浓度的补肾密骨液与分离培养制得的新生大鼠颅美国骨成骨细胞样细胞共同培养,用MTT比色分析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补肾密骨液对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观察补肾密骨液对颅盖骨吸收的影响,并与鲑鱼降钙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2000年3月~2002年6月我院采用镍钛聚髌器和不锈钢钢丝治疗全髌骨粉碎性骨折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对54例反复急性发作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利用射频汽化仪及刮匙除去紧密附着在关节软骨上的尿酸盐结晶,利用刨刀刨削充血、增生的滑膜及其附着的尿酸盐结晶;同时进行关节腔清理术,修整剥脱的关节软骨及受侵蚀的半月板;最后用大量关节腔冲洗液冲洗关节腔。术后抗炎镇痛,继续饮食控制及降尿酸治疗。结果54例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35例术前关节功能障碍者术后得到明显改善。有3例双膝、踝、第1跖趾关节同时手术的患者,术后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经关节腔穿刺放液,对症治疗,很快病情得到控制。经3个月至6年的随访观察,50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再发生关节炎急性发作,4例患者有2-3次的急性发作,均与饮食控制不良有关。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见效快、创伤小、效果稳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它仅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可以防止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但不能代替排酸、抑酸及饮食控制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