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引进日本Olympus腹腔镜,自1996年1月~1996年10月共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83例,成功17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83例病人中,男68例,女103例,年龄在15~78岁,平均年龄42岁。胆囊结石131例,胆囊息肉样变17例,慢性胆囊炎35例,所有病人术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均无黄疽史;有腹部手术史22例;阑尾切除7例,剖宫产11例,胃大部分切除3例,子宫全切1例Z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共18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症4例,最低3.7X10’/Lo2临床结果本组183例,腹腔镜成功切除171例,占93、34%,中转开腹12例,占6.56%。术后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头侧入路的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A)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2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例,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患者2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患者1例,共6例接受头侧入路的TEA手术的原发性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分离中上腹腹膜外空间并置入大张网片加强修复脐疝缺损,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120~240 min)。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且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分(2~3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2~3 d)。术后1例出现脐部少量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6~15周,未发现复发患者。 结论头侧入路的TEA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治疗中线原发性腹壁疝的一个选择,同时也是对TEA术式的一个补充。此术式扩大了TEA技术的适应证,避免了腹腔内置片修补术的弊端,值得向经验丰富的腔镜疝外科医师有限度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将124例成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腹腔镜下复位+TAPP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切开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7.52±7.78)min比(44.23±11.32)min、(4.53±O.89)d比(6.85±2.03)d、(9.30±2.65)h比(12.63±3.9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9324±599)元比(7203±50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微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住院费用略高,复发率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当。  相似文献   
4.
钡灌肠复位对小儿肠套叠手术及预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灌肠复位对小儿肠套叠手术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例钡灌肠复位失败与24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患儿手术治疗中及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钡灌肠复位失败行手术治疗可引起手术视野受影响,也可引起钡石性肠梗阻、肠穿孔、肠粘连、中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结论钡灌肠复位不适宜作为肠套叠非手术治疗方法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108例腹股沟疝患者,观察其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情况、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10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3例中转开放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55~110min,双侧疝手术时间90~140min。术中出血15,60ml,术后阴囊气肿5例,阴囊血清肿4例,术后3—5天出院,术后随访2~50个月无复发病例。随访患者中无远期不适感。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24例良性、21例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内部回声、CDFI及PWD频谱特征、血流分布.结果 良性淋巴结L/S比值大于1.8,平均为2.04±0.24,RI为0.60±0.08;而恶性肿大淋巴结L/S比值小于1.8,平均为1.45±0.26,RI为0.74±0.07,二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淋巴结血流分支细少,走行规律,低阻力,而恶性肿大淋巴结呈不规则扭曲、紊乱血流,高阻力.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意义,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硬直胆镜("李逊"镜)与纤维胆管镜共同治疗胆管术后残石的疗效。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术后确诊的60例胆管残石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应用硬直胆镜与纤维胆管镜取石组(观察组)和单纯纤维胆管镜取石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取石次数,最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86.6%,每例取石次数为1~3次,平均(1.5±0.1)次,最后残石率为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63.3%,每例取石1~5次,平均(2.8±0.2)次,最后残石率为6.6%,并发症发生率为6.6%,两组结果比较,观察组取石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一次取石成功率较高,最后残石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硬直胆镜与纤维胆管镜比单纯应用纤维胆管镜取术后残石更有效,可使一次取石成功率增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肝癌术后早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确诊为肝癌,术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者,共30例,分析不同剂量下、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3个月时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对血清AST、ALT、TBIL、IBIL、ALB浓度及PT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时血清AST、ALT、TBIL、IBIL及ALB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时血清TBIL、IBIL及ALB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ST、ALT浓度及P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可引起肝癌术后患者早期转氨酶升高,对早期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均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且由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共40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对照组应用大圆针及Endoclose腹壁缝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92例。回顾分析2组不同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 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费用[单侧:(6.29±0.32)千元比(7.40±0.53)千元,双侧(8.85±0.65)千元比(9.60±0.38)千元]、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106/208比48/192)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疝针"或腹壁缝合器即能完成手术,费用更低;而且该技术微创、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