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活动前,收集NICU住院患儿69例进行调查分析,找到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活动后,同样收集69例NICU住院患儿,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儿和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出院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以"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主题的QCC活动,有利于提高住院和出院后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使患儿家属坚定母乳喂养信念;同时QCC活动的开展,提高圈员运用QCC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童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在NICU住院母乳喂养失败的24名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访谈,总结分析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结果:母乳喂养失败最主要原因是家长因患儿住院期间不方便母乳喂养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其次是产妇因母乳少或无母乳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结论:针对母乳喂养失败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及合理支持,以提高NICU住院患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研究小儿结肠病变围手术期治疗中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随机数表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5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接受ERAS治疗的30例结肠息肉或结肠重复畸形的患儿(ERAS组)和接受传统方法治疗的30例结肠息肉或结肠重复畸形的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儿术后观察指标(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疼痛、尿道疼痛、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ERAS组首次排便时间[(1.65±0.17)d vs.(2.41±0.19)d]、术后住院时间[7.00(6.00,8.00)d vs. 7.80(6.97,11.00)d]、治疗费用[(12 126.97±1 367.56)元vs.(14 155.67±1 686.22)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AS组上呼吸道感染(3例vs. 10例)、咽喉疼痛(2例vs. 8例)、尿道疼痛(2例vs. 9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儿粘连性肠梗阻、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ERAS在小儿结肠病变围手术期应用安全可行,可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临床静脉给药的闭环管理流程,达到保证病人安全用药的目的。[方法]利用条码技术、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住院病人静脉给药从医嘱开具、药品调剂、交接、运输、发放、给药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在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提示、警告、控制,对医疗行为进行反馈控制。[结果]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用药闭环管理,医院静脉给药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扫描核对率达到95%以上,护理给药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同期降低75%,病区药品签收平均节约时间20 min(P<0.05)。[结论]通过静脉给药闭环管理,可以达到降低护理给药风险、保证病人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兴趣游戏对学龄前儿童术后急性疼痛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就诊的胃肠道手术患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干预措施交叉影响,将先入院的57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7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实施兴趣游戏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后急性疼痛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量、术后前3天下床活动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结果  2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别(P < 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干预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恶心/呕吐、上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均低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量、术后第一天活动量、术后第二天活动量、术后第三天活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另外,干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96.5%)高于对照组(87.7%)。  结论  兴趣游戏能够有效减轻学龄前儿童术后急性疼痛,促进患儿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例小儿恶性淋巴瘤致多发性肠穿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措施,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淋巴瘤致多发性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肠穿孔的诊治进展。应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Ringer Link、Google Scholar数据库检索,以淋巴瘤(Lymphoma)、穿孔(Perforation)、儿童(Children or childhood)为关键词,并对检索出的文献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例患儿腹部X线显示左侧膈下有游离气体,疑似消化道穿孔;急诊手术显示从距屈氏韧带10 cm处至距回盲部30 cm处小肠之间肠壁共有25处病变部位;术后病理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从术后第14天开始,该患儿接受了6周期的R-CHOP化疗,经过2年半的术后随访,无复发,患者的生长发育正常,各项检查中未发现明显异常指标。通过文献检索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19例。其中胃肠道淋巴瘤合并消化道穿孔17例,包括空肠穿孔4例、回肠穿孔10例、升结肠穿孔1例、横结肠穿孔1例、食管穿孔1例。结论本病例通过临床严密观察及腹部X线检查,初步了解到从肠梗阻到穿孔的快速演变过程。另外,小儿消化道恶性淋巴瘤术后需及时化疗,最后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优化护理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术期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6例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ERAS围术期优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恶心/呕吐、腹胀、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手术前后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优化护理可促进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围术期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家属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科ICU护士参与患儿安全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护士参与患者安全现状调查问卷对郑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306名儿科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参与患儿安全标准总分为(73.24±9.60)分,参与患儿安全行为标准分为(77.59±12.51)分,安全氛围标准分为(73.36±10.52)分,安全管理标准分为(68.75±10.47)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编制、月收入及婚姻状况ICU护士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ICU护士参与患儿安全管理现状亟待改善,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特点的护士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参与患儿安全的培训,确保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