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液体复苏是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关于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颇多,目前仍在不断深入。本文就输液通路的建立、液体的选择、输液速度及量和液体温度等方面对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链式流程在心肺复苏(CPR)急救中的时效性,提高CPR救治成功率。方法将12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抢救流程救治。结果两组5min内基本生命支持完成率和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应用链式流程将各项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急救流程,缩短急救时间,可提高急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在急诊清创缝合中实行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到急诊外科行清创缝合的学龄前儿童(3~6岁)89例,按门诊号的单双分为对照组49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清创缝合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清创缝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生理指标,配合程度及家属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平均心率(102.3±11.9)次/min,术后平均呼吸(22.0±3.5)次/min;对照组术后平均心率(129.0±18.5)次/min,术后平均呼吸(36±5.7)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1,P<0.01;t=13.611,P<0.01)。实验组主动配合率35%,家属满意率97.5%,对照组主动配合率10%,家属满意率4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4,P<0.05;χ2=31.666,P<0.01)。结论:针对急诊就诊的学龄前儿童清创缝合时实施优质护理是可行并必要的,可以明显提高患儿的术中配合度,减轻心理创伤,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伤票在院内小组式救治成批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中心2007年7月~2012年12月救治的15起突发公共事件84例,将2007年7月~2009年1月应用常规急诊流程救治的8起成批伤员41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应用自制改良伤票小组式救治的7起成批伤员43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平均救治时间、身份识别错误率及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为31.63±2.35s ,平均救治时间A区29.50±13.60min、B区34.00±12.84min、C区31.11±12.87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诊时间62.91±4.75s ,平均救治时间 A 区65.17±20.44min、B区58.50±7.31min、C区51.38±13.96min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3.274、5.034、4.871、4.760;P<0.05)。观察组身份识别错误率4.65%,对照组24.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78,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满意率93.02%,对照组75.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865,P<0.05)。结论在成批伤员救治中应用改良伤票快速分诊,实施分区小组式救治,能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减少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缩短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成批伤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5起成批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从患者入院前准备、入院后分诊、急诊救治、转运分流到交接的各个环节,全程采用流程管理的医护一体化救治模式。认为全程无缝隙管理,使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患者得到及时分流和诊治,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