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秀锋  郑萍等 《医学文选》2001,20(4):477-478
静脉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重要进展之一 ,它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 ,缩小梗塞面积 ,降低死亡率 ,改善患者预后。近五年来我院采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48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8例病人均符合 WHO规定的 AMI诊断标准 ,且具备以下条件 :1缺血性胸痛持续≥ 30 m in,含服或静滴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心电图至少有 2个相邻导联或 、 、av F中至少有 2个导联 ST段抬高≥ 0 .2 mv;3距发病时间≤ 12 h,且无溶栓禁忌症者 ;4年龄不限。其中 ,男 39例 ,女 9…  相似文献   
2.
李静  郑萍  罗秀锋  李长青  梁月香 《华夏医学》2006,19(6):1098-1099
目的评价食道心房调搏(TEAP)在射频消融(RFCA)及起搏器植入(PM)术前患者的初选、定位等方面的价值及检查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对112例患者进行TEAP检查。结果112例患者中有81例异常,其中房室结双径路28例,房室旁路24例,病窦2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致窦缓15例,其他12例。结论TEAP是一种有效、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重视药物激发试验的配合,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并可为RFCA及PM术前的初步定位及起搏器类型的选择提供较好的电生理资料,便于在刚开展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冠心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PCI是一种经外源性的心脏治疗仪器疏通血管或将支架放入血管狭窄的地方,从而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PCI治疗的临床效果。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5岁),各93例。两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无介入治疗史;排除严重创伤、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栓塞事件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追踪观察两组的栓塞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阿司匹林组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未发现皮肤黏膜淤斑及内脏出血情况、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栓塞事件发生,但并不增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及其与疗效、血流动力学、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0例窦性心律时的风心二狭患者PBMV前后心电图Ptfv1、血流动力学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Ptfv1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为-0.088±0.0466mm.s,术后为-0.051±0.032mm.s,P<0.001);PBMV术前后Ptfv1与术前术后的左房内径(LAR)及术后左房平均压力(MLAP)呈弱负直线相关(P<0.05),而与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口跨瓣压(MP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内径(LVS/LVD)、右室内径(RV)、搏出量(SV)无明显直线相关(P>0.05).结论心电图Ptfv1可作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放置冠状动脉支架1年以上患者,随机分为D组(地佐辛组)20例、F组(芬太尼组)20例,术毕前15 min分别给地佐辛0.1mg/kg、芬太尼2μg/kg静注镇痛。观察患者清醒拔管即刻、拔管后5、10,30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拔管后5、30、60、120 min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Ramsay评分;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呼吸频率(RR)和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拔管后5、30、60、120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D组均高于F组(P<0.05);两组MAP、HR各观察时间点平稳,与基础值比较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拔管时间短,拔管后5 min RR高,与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恶心呕吐率较F组低(P<0.05),呼吸抑制轻,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2h心电图(12导联)监测ST-T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地佐辛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满意,镇静适度,呼吸抑制轻,胃肠道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IMI危险评分法进行危险分层,把158例NSTE-ACS患者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分析介入与保守治疗6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进行分层危险度估计。结果介入治疗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P<0.01);高危组介入治疗较保守治疗MACE发生率明显减低(P<0.01),非高危组介入与保守治疗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保守治疗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RR)=4.902(OR=0.118,95%CI 0.032~0.440)。结论NSTE-ACS患者经介入治疗获益的主要是高危患者,早期对NSTE-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利于尽早识别高危患者并积极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秀锋  余秀兰 《华夏医学》2001,14(3):328-329
普乐林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葛根素 (4- OH,7- OH,8- C- C吡喃葡萄糖异黄酮 ) ,是自植物野葛根中提取所得。近年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扩张冠脉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是我国近几年研制成功的用于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将 16 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给予普乐林注射液治疗 ,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 ,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对象与方法病例的选择 :本组 16 8例诊断均符合 1980年 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及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手术并急性心脏压塞的防治体会。方法:分析5例心脏介入手术并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3例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术中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经X线透视证实后立即心包穿刺引流,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急诊二尖瓣置换术;1例PBMV术中房间隔穿刺反复操作,手术结束1小时后出现心脏压塞,1例左主干分叉病变双支架置人术后4小时出现心脏压塞。均经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确诊.行心包穿刺置管分别引流24及48dx时痊愈。结论: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是重要的防治措旌。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郑萍  罗秀锋  梁月香 《山东医药》2007,47(36):53-54
对56例房室结双径路(DAVNP)行慢径射频消融(RFCA),其中6例采取下位法拉线式消融术。54例患者一次射频消融成功,2例慢径消融后发现同时合并特发性室速行第二次射频消融术消融成功。56例患者中4例并发一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发永久性Ⅱ度Ⅰ、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并发气胸。认为DAVNP行慢径射频消融成功率高,相对安全。消融术中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冠状窦口较大,横位心,青少年相对心腔较小等致His束与冠状窦口的解剖距离相对较短患者下可考虑应用下位法拉线式消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