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反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畏寒、发热4年余,体温可高达41℃,也可降至正常,呈驰张热型。曾多次接受过青、链霉素及强的松的治疗,无明显疗效。半月来病情加重,于1987年5月24日以发热待诊收入院。检查:慢性重病容,精神萎糜,消瘦,呼吸急促,体温40.20℃,脉搏102次/分,呼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标志物CD133及CD44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MTC组织中CD133和CD44的表达.结果 (1)CD133蛋白在MTC伴有包膜浸润组的阳性率(76.2%,16/21)明显高于无包膜浸润组(43.3%,13/30);CD133蛋白在MTC病灶直径≥1 cm组的阳性率(64.4%,29/45)显著高于病灶直径<1 cm组(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CD44蛋白在MTC伴有包膜浸润组的阳性率(66.7%,14/21)明显高于无包膜浸润组(2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MTC中CD133和CD4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散发、甲状腺受累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TNM分期均无关(P>0.05).(4)CD133与CD44共表达与MTC包膜浸润密切相关(P<0.01).结论 MTC中存在CSC,其与肿瘤的浸润生长及恶性增殖相关,可考虑将CD133及CD44作为MTC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二者可能存在互相调节的机制,共表达在MTC的恶性进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550例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GP公司BMS Hoher连续记录24h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496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阳性率达90.18%。器质性疾病386例,占70.18%。结论Hoher检出率较高,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是及早提供介入治疗、减少心血管重大事件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呃逆在临床并不常见,多见于健康人,少数可发生于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一般呃逆发作时间短,很易自行缓解,不影响人的健康。但是反复频繁发作的顽固性呃逆是难以缓解的,并导致患者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使患者感到很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我院曾收治1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经体外反搏(ECP)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体外反博(ECP)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及其它缺血性疾病疗效肯定,受到国内外学者认同,并已广泛应用临床,国内外报导甚多。我院施用体外反博治疗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炎、心脑供血不足、突发性耳聋等病症已有10余年历史,治疗了上千例病者,收到良好效果。近期我院施用体外反博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2例患者,收到可喜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异位心搏:房颤时心室律极不规则,心动周期忽长忽短,容易形成长——短周期,故常可伴发室内差异性传导,出现畸形的QRS波。由于无P波,与室性异位搏动不易鉴别,但两者的鉴别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  相似文献   
7.
女,24岁。因心律失常3年于1982年5月21日入院.发现心动过缓已3年,心率40~50次/分,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可增至110~120次/分,但不持久。曾“昏厥”两次。体检正常。实验室检查:血沉45mm/h、抗链球菌溶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74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将其中23例明确诊断为单纯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A组, 25例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合并T2DM且血糖控制良好患者作为B组, 26例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合并T2DM但血糖控制不良患者作为C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比较三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结果 A组FVC%为(82.4504±11.4826)%,FEV1/FVC为(81.5704±12.0518)%;B组FVC%为(74.6760±12.5300)%, FEV1/FVC为(74.0324±11.7070)%;C组FVC%为(67.0315±14.0777)%,FEV1/FVC为(66.9266±11.8841)%。A组FVC%高于B组(P<0.05);A组FVC%高于C组(P<0.01);B组FVC%高于C组(P<0.05)。A组FEV1/FVC高于B组(P<0.05);A组FEV1/FV...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特点。  方法  复习2例胸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资料, 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 抗体包括CD3, CD20, CD79α, CD5, Bcl-2, Bcl-6, CD10, CD23, CyclinD1, AE1/AE3)、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特点。  结果  2例患者均为汉族, 男女各1例, 年龄分别为57岁和53岁, 女性患者伴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SS)及过敏性紫癜。术前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术后大体检查均可见边界清楚的肿物, 内含小囊。镜下可见成片的小到中等大小弥漫淋巴细胞, 主要是中心细胞样细胞和/或单核样淋巴细胞, 偶见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样细胞。小血管丰富, 血管周围可见较多浆细胞; 并可见多房囊肿, 囊壁被覆鳞状上皮细胞及柱状上皮细胞, 伴淋巴上皮病变, 囊壁Hassall小体增多并囊性退变, 内见粉染物; 存在反应性增生的淋巴滤泡, 周围脂肪组织内散见多处小结节。免疫组化显示CD20、CD79α和Bcl-2弥漫阳性, 囊肿上皮及赫氏小体(Hassall's corpuscle)AE1/AE3阳性, 上皮间可见CD20阳性的淋巴细胞浸润。PCR显示2例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 IgHV)基因重排阳性。2例患者均开胸行肿物及部分胸腺切除术, 术后分别随访27和6个月, 未见复发及转移。  结论  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少见, 具有明显特点:亚洲人多发, 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大体及镜下可见多房囊肿, 血管周围可见明显的浆细胞分化, 缺乏凋亡抑制蛋白2-黏膜相关淋巴瘤转位基因1(API2-MALT1)融合基因等。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临床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化染色就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特异性抗体上的显色剂显现出颜色,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定组织、细胞结构的技术。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