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妇科常见病,已逐渐引起妇产科医师的重视。手术是治疗SUI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因其远期疗效尚不理想,所以手术方法被不断地改进。现代外科手术的特点趋向于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远期疗效好。本院自2000年12月至2002年1月对10例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美国AMS公司生产的In—Fast吊带系统作经阴道膀胱颈下吊带耻骨固定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对初产妇下尿路解剖位置的影响,以及选择性剖宫产是否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预防作用。方法正常阴道分娩组孕妇(16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孕妇(15例)于孕38~40周、产后6~8周、产后2年分别进行会阴超声及尿动力检查,分析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的变化,及其在两种分娩方式间的差异。无分娩史的非妊娠女性20名为对照组,于排卵期行会阴超声及尿动力检查。结果妊娠晚期的UVJ-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并持续到产后2年。两种方式分娩后6~8周的UVJ-M均较妊娠晚期轻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选择性剖宫产组的UVJ-M在产后2年较妊娠晚期下降明显(P<0.05)。两种分娩方式相比,UVJ-M在产后6~8周和产后2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妊娠晚期膀胱颈活动度明显增加,并持续到产后2年,选择性剖宫产对其并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妊娠本身可能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取本院妇产病理研究室1996年1月~2003年8月的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存档蜡块,共81例。用鼠抗人BRCA1蛋白C端单克隆抗体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BRCA1蛋白的表达,以同侧或对侧卵巢的正常生发上皮、同期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的BRCA1蛋白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81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仅44例(54.3%)BRCA1蛋白在细胞核中正常表达,34例(42.0%)在细胞浆中错位表达,3例(3.7%)表达完全缺失。13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找到正常卵巢生发上皮,有2例BRCA1蛋白表达异常,异常表达率为15.4%。BRCA1蛋白在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中未见异常表达。结论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BRCA1蛋白异常表达率高,表达异常包括细胞核中表达下降甚至缺失,以及细胞浆中错位表达,这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 取本院妇产病理研究室1996年1月~ 2003年8月的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存档蜡块,共81例.用鼠抗人BRCA1蛋白C端单克隆抗体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BRCA1蛋白的表达,以同侧或对侧卵巢的正常生发上皮、同期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的BRCA1蛋白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 81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仅44例(54.3%)BRCA1蛋白在细胞核中正常表达,34例(42.0%)在细胞浆中错位表达,3例(3.7%)表达完全缺失.13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找到正常卵巢生发上皮,有2例BRCA1蛋白表达异常,异常表达率为15.4%.BRCA1蛋白在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中未见异常表达.结论 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BRCA1蛋白异常表达率高,表达异常包括细胞核中表达下降甚至缺失,以及细胞浆中错位表达,这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正常阴道分娩和选择性剖宫产对初产妇下尿路解剖位置的影响,以及选择性剖宫产是否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预防作用.方法 正常阴道分娩组孕妇(16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孕妇(15例)于孕38 ~ 40周、产后6 ~ 8周、产后2年分别进行会阴超声及尿动力检查,分析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UVJ-M)的变化,及其在两种分娩方式间的差异.无分娩史的非妊娠女性20名为对照组,于排卵期行会阴超声及尿动力检查.结果 妊娠晚期的UVJ-M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并持续到产后2年.两种方式分娩后6 ~ 8周的UVJ-M均较妊娠晚期轻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选择性剖宫产组的UVJ-M在产后2年较妊娠晚期下降明显(P<0.05).两种分娩方式相比,UVJ-M在产后6 ~ 8周和产后2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在妊娠晚期膀胱颈活动度明显增加,并持续到产后2年,选择性剖宫产对其并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妊娠本身可能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B超对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内膜癌等宫内占位病变的诊断简单易行,无痛苦,可重复进行,但是特异性较低,故经超声提示宫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例需要进一步的诊断[1].该文将宫腔镜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阴超,TVS)检查以及最后的病理诊断作比较,探讨和比较彩阴超和宫腔镜检查对宫内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313例患者,分析了彩阴超(298例)和宫腔镜(302例)对诊断宫内占位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漏诊率等,并对2种检查方法诊断宫内占位的阳性率作了比较.结果彩阴超对所有宫内占位病变检查的敏感性为97.61%(286/293),特异性为40.0%(8/20),假阳性率为60.0%(12/20),假阴性率为2.39%(7/293).15例彩阴超无异常但有症状的患者中7例证实有宫内占位病变,其漏诊率为46.67%(7/15).宫腔镜对所有宫内占住病变检查的敏感性为99.67%(300/301),特异性为80.0%(8/10),假阳性率为20.0%(2/10),假阴性率为0.33%(1/301).9例宫腔镜检查无异常但有症状的患者中1例证实有宫内占位病变,其漏诊率为11.11%(1/9).宫腔镜检查对宫内占位病变阳性率的诊断优于彩阴超(P<0.01).结论宫腔镜对宫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彩阴超,经宫腔镜检查并对可疑病变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宫内占位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整体理论——解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妇科泌尿学(urogynecology)和盆底重建外科(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的蓬勃发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和技术,为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注入了新的生命.其中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整体理论(integral theory).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筛查试验(GCT)阳性孕妇血清瘦素(LP)水平与糖代谢的关系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3例GCT阳性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阴性孕妇、20例糖耐量低下(IGT)孕妇、20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以上为观察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LP、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对各组血清LP水平、FINS水平、FBG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进行分析比较,并比较妊娠结局。结果①观察组血清LP水平、FINS水平、FBG水平、HOMA-IR及HOMA-I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LP水平与FINS水平、FBG水平、HOMA-IR及HOMA-IS呈正相关(P<0.01)。②各观察组的血清LP水平、FINS水平、FBG水平、HOMA-IR及HOMA-I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分娩孕周、因胎儿大和胎儿宫内窘迫而进行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观察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分泌,与血清L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GCT阳性但OGTT阴性孕妇已存在糖代谢异常,并与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9.
脱氢表雄酮抑制成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其生理作用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在妇女的围绝经期和老年期(60岁以后),不仅雌激素水平降低,还伴有脱氢表雄酮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降低。因此,有人主张用脱氢表雄酮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但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于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在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的基础上,检测脱氢表雄酮抑制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具有强烈的子宫收缩作用。本研究于第三产程早期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一、资料及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1997年3月~1998年7月在本院住院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孕妇,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及催产素组,每组各95例。两组孕妇在年龄、身高、体重、产次、分娩孕周的分布,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长短、会阴切开率、软产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