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动静脉内瘘拔针及止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拔针及止血方法.方法 选取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血透室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共行拔针3 600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每组各行拔针1 800次.对照组给予快出拔针及常规压迫止血,观察组给予缓出拔针及内瘘动脉端加压止血.治疗达标后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及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1]对两组患者的疼痛针次数、疼痛程度及内瘘动脉端渗血针次数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针疼痛发生率为19.06%,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4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动脉端渗血针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缓出拔针及内瘘动静脉端加压止血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动脉端渗血,有利于动脉内瘘的保护,提高患者血液透析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插管(CVC)和直接动脉穿刺(AP)的透析效率,可维持透析时间及并发症并进行比较。方法:50例血透病人,22例行CVC(双腔静脉导管)单针单泵透析;28例行AP透析,于透析前,透析后不同时间采血查肾功,电解质,HCO3^-浓度。结果:CVC及AP对BUN,血Ca^2 ,P^3-浓度的影响相似(P>0.05),而首次透析2h后血K^ ,HCK3^-浓度的变化似与其相应透析前浓度测定值的水平有关,Scr浓度变化(降低),AP组大于CVC组(P<0.05),可能由于存在通路再循环的影响,CVC常见并发症为感染,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AP常见并发症仍为血肿或动脉瘤,结论:CVC与AP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短期透析效率相似,但CVC有减少穿刺,保护血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ICU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ICU中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患者的血液透析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EBHS),并使用林格液配制临时透析液床边成功抢救ICU之MSOF患者38例,抢救生成率为92.1%,2周内康复率达42.1%,现报告如下。 1 EBHS的设计 采用两台BP-21便携式自弹式血泵上下叠放,一台用以驱动血流经透析器内腔毛细管循环,另一台驱动透析液经透析器外腔透析液室循环,以控制透析液的排出流率。将透析器固定于支架上,与患者心脏水平平齐,动脉端朝上,静脉端朝下,透析液下口接透析液注入管,上口接透析液排放管。透析液驱动泵安置在透析液排放管路的泵管上,依病情控制血流量100~200 ml/min,透析液排出率控制在100 ml/min,如水钠潴留严重,则夹持或封闭透析液入口的管路,加大透析液驱出泵的转速,并在血流静脉管路加阻力调节夹,增加跨膜压,将超滤率控制在25 ml/min以内,防止压力过大引起透析器破膜。全部透析液收集在计量袋内,保证进出液平衡或必要的容量超滤。详见图1。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为寻求长期门诊血透病人能得到全面主动、连续的保健服务,自2002年9月起,我科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了以健康教育处方为载体的教育形式,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介绍我科实施健康教育处方的情况,并将接受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维持性透析病人(透析时间〉3个月)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科室护士的职业态度状况.方法 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某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科室的135名病房护士,以护士职业态度量表问卷形式对护士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态度得分为2.00 ~6.19分,平均(4.14 ±0.90)分,75.6%的护士具有中立偏消极的职业态度.排序在第1位的条目为:护士长期三班倒的工作生活,有碍个人健康和影响家庭生活.编制内护士职业态度得分为(3.91±0.86)分,编制外护士为(4.28±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7,P=0.031);中专学历护士职业态度得分为(4.14±0.96)分,大专学历护士为(4.38±0.81)分,本科学历护士为(3.73±0.84)分,不同学历护士职业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885,P=0.009);独生子女护士职业态度得分为(4.01±0.90)分,非独生子女护士为(4.19±0.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为5年以内护士职业态度得分为(4.20±0.83)分,5~10年者为(4.24±0.94)分,10年以上者为(3.96±0.89)分,不同工作年限护士的职业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科室护士的职业态度偏消极,其态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学习及宣传,培养护士的职业兴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律随访管理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血压、血尿酸值的影响,为CKD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对在厦门市筼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CKD筛查,通过CKD-EPI计算软件计算e GFR,筛查出e GFR60 ml/(min·1.73 m~2)和检验指标中尿常规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和(或)尿隐血阳性]者,筛查出来的患者嘱其到社区CKD专病门诊就诊,由肾病专科医师进行规范诊治,判断是否存在CKD,以及CKD的病因及合并症,在门诊登记在案的CKD 1~5期患者共104例,按照CKD分期进行规范诊治;社区健康管理师(下称健管师)对每一位CKD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指导及针对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尿酸等不同疾病进行宣教和定期随诊。按照CKD治疗方案规律随诊的CKD患者作为随访组(74例),不规律随诊或不随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分析随访组与对照组患者管理前后e GFR、血清尿酸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随访组管理前后e GFR水平分别为(49.89±2.17)、(49.67±1.94)ml/(min·1.73 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后e GFR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47.67±3.47)、(37.00±4.23)ml/(min·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后e GFR水平明显低于随访组管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管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0.42±1.00)、(78.11±0.74)mm Hg]均比管理前[分别为(137.78±1.68)、(82.85±1.15)mm Hg]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41.83±2.03)、(145.13±2.61)mm Hg]和舒张压[分别为(84.53±1.69)、(85.23±1.64)mm 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管理后血尿酸值[(388.76±11.44)mmol/L]较管理前[(429.14±10.93)mmol/L]明显下降,对照组管理后血尿酸值[(463.25±16.08)mmol/L]较管理前[(411.34±20.19)m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随访管理能有效延缓慢性CKD患者的肾脏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独特性,病情复杂多变,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急性并发症.我们通过对同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相比较,探讨了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社会的老龄化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逐渐增加。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独特性,病情复杂多变。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1],常导致透析治疗不能够正常进行,本文对32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1],为寻求长期门诊血透病人能得到全面主动、连续的保健服务,自2002年9月起,我科在传统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了以健康教育处方为载体的教育形式,收到良好效果,本文介绍我科实施健康教育处方的情况,并将接受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维持性透析病人(透析时间>3个月)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1资料2002年9月~2003年5月在我科行血透治疗的尿毒症病人68例接受了健康教育处方的教育方式。其中男性39人…  相似文献   
10.
张碧芬  欧娟娟  罗国慧  吴小吟 《河北医药》2009,31(19):2670-2671
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因远端肾小管泌H^+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I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和碱性尿,常并发钙磷代谢障碍^[1]。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发病初期症状较轻,晚期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麻痹及严重的心律失常,是成人。肾脏病中较少见的疾病,易被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