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在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住院的发病后1~2天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排除脑出血和其他颅内疾患。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0~81岁,平均(56±8)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29例,康复组给予吞咽治疗仪、电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120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何婷  薛常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38-1239,124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将120例72h内的急性脑梗死随机脑血栓形成(A1)、脑栓塞(A2)及腔隙性脑梗死(A3)。另选100例年龄<70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B)。分别测发病1周内及入院两周时hs-CRP水平。结果: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血清hs-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其中,A2组发病1周内的hs-CRP浓度较其他组高,其次为A1组。在入院两周时A1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发生脑梗死两周后脑血栓形成组血清hs-CRP仍持续性增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脑脊液、影像特点,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头颅CT检查48例,正常18例,异常30例.头颅MRI检查28例,正常5例,异常23例.脑脊液压力〉200mmH2O68例;白细胞:正常11例、(11~99)×10^6/L32例、(100~499)×10^6/L28例、(500~1000)×10^6/L5例;葡萄糖〈1.5mmol/L21例、1.5~2.5mmol/L32例、≥2.5mmol/L23例;氯化物86~100mmol/L8例、101~119mmol/L59例、≥120mmol/L9例;蛋白质0.45~1.0g/L23例、1.1~3.0 g/L38例、3.1~5.0g/L 8例、≥5.1 g/L7例.结论: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以及试验性治疗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6例急性脑梗死采用基础治疗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实验组)及不加心脑舒通胶囊组(对照组),用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低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度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经过治疗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能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随机分为两组,他汀组用辛伐他汀20mg+肠溶阿司匹林75mg,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结果:随访12个月,他汀组再发TIA、非致死性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6.56%、2.20%、11.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6%、18.58%、45.63%(P〈0.05),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卒中的复发率,死亡率亦有所下降;不良反应轻微,可保证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3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以减少坠床跌倒的发生。选取本科室2015年10—12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护患纠纷率、护理满意度以及陪护的坠床跌倒教育效果。结果观察组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投诉率低于对照组,陪护人员的防坠床跌倒知识、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安全评估、预防标识、防护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董玮  刘灵侠  罗何婷  陈小英  刘莉  鹿晓君  寇夕 《医学综述》2013,19(15):2849-2851
目的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咸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液每次250 mL,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对照组(80例)口服复方芦荟胶囊每次0.5 g,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疗程均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的改善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次数均有增加,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2.50%,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1%和66.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两组腹胀、腹痛及食欲缺乏症状的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便困难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何婷  高路 《医学争鸣》2005,26(Z1):3-4
目的:评价健康老年人中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年龄≥65岁165(男123,女42)例;平均年龄(76.4±8.6)岁,神经系统正常,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至少有一处SCI 70例.经过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的危险因素后,用多因素分析高血压和低BMI是SCI重要危险因素.有SCI的BMI明显低于无SCI的BMI(20.4±3.0kg/m2 vs 22.3±3.1kg/m2).进行年龄分层后比较高血压和BMI,结果显示,在65~75岁的人中高血压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在≥75岁的人中低BMI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和低BMI是SCI的危险因素,尤其对于≥75岁的老年人低BMI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拜复乐对急诊抢救老年的原发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抢救成功的时间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脉点滴拜复乐,治疗48 h观察疗效和成功率.结果:拜复乐治疗危重病成功率96.3%,对照组为90%,两组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抢救开始到生命体征平稳的48 h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命体征平稳所花费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拜复乐抢救老年感染性肺损伤生命体征平稳快,花费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