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牙周炎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CHD与牙周炎具有共同的流行病学关系,牙周感染可能是CHD的重要潜在危险因素。本文就牙周炎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铸造桩核冠在咬合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临床上选取三名牙列重度磨耗并伴失咬合忠牙共计28个残根残冠的患者,利用牙合垫抬高咬合,观察半年,均无不适。对残冠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制作桩核冠,完成牙合重建。随访三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名患者的咀嚼功能明显改善,均未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结论提示铸造桩核冠在咬合重建中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危害大,致盲率极高,占盲人总数的8.8%,为第4位致盲眼病。患者由于缺乏对青光眼病的了解和认知,往往错过了就诊机会,延误了诊断和治疗,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甚至失明。同时,青光眼也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努力做到持之以恒,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因此,加强对青光眼患和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就诊复诊时机,显得尤为重要。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青光眼患者使用出院随访指导单,效果甚佳,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梅华  缪羽  李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33-1335,1313
破骨细胞生成因子(RANKL)/骨保护素(OPG)系统是影响破骨细胞分化、发育、调节的重要信号通路,也是全身因子和局部因子调节骨代谢的共同通路[1]。在口腔医学领域中,RANKL/OPG系统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就RANKL/OPG系统在口腔中表达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护理执业环境的内涵,总结了护理执业环境的主要评估工具和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改善护理执业环境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即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构建安全环境、提高薪酬待遇等、促进职业成长,为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和提高护理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在剩余不同数目的侧壁时,是否应采用纤维桩修复.方法:在建立左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有限元模型后,利用软件模拟出该牙齿分别在缺少0-4个侧壁时打桩和不打桩的模型.针对这五种情况,分别在中央窝行90°垂直加载和功能尖45°斜向加载150N的均匀力量,观察每种状态下打和不打纤维桩时剩余牙本质的应力分布状况,同时利用统计学软件统计五组模型打桩和不打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5组模型图中,在使用纤维桩的情况下,应力主要分布在纤维桩的顶端及牙颈部所对应的纤维桩处,应力从高应力区向桩尖方向逐步减小,在不使用纤维桩的情况下,牙本质的受力较小,而在力量加载相对的牙本质处,使用纤维桩比不使用纤维桩时应力有所增加;垂直加载情况下,在无侧壁和剩余1个侧壁时,P<0.05,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剩余侧壁数为2-4个时,P>0,05,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模型进行45°斜向加载情况下,无论剩余几个侧壁,P<0.05,提示打纤维桩和不打纤维桩均是有差别的.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前磨牙做过根管治疗后,均应使用纤维桩来修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护士长的角色及作用并讨论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给患者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文章对护士长人性化管理进行相关分析,并给出人性化管理措施落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分析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病人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状况和血清中Fg、hs - CRP 及IL
- 6 水平的变化,探究牙周基础治疗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 - 12 ~ 2013 - 12 在我院心血管
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伴有慢性牙周炎病人6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 例,实验组给予心
血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心血管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mo 两组牙周临床指标牙周袋深度
( PD) 、临床附着丧失( CAL) 、龈沟出血指数( SBI) 和血清中纤维蛋白原( Fg) 、超敏C 反应蛋白( hs - CRP) 和白细
胞介素- 6( IL - 6) 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和血清中Fg、hs - CRP 及IL - 6 含量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牙周临床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血清中Fg、hs
- CRP 及IL - 6 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实验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牙周临床指
标和血清中Fg、hs - CRP 和IL - 6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病
人在心血管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协助降低冠心病相关危险炎性因素水平,延缓冠心病病程发展,对
冠心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级饮食在成批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接诊的吸入性损伤的患者资料,以2020年6月开始实施分级饮食方案为时间节点,将2020年6月之前收治的1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方案;2020年6月后收治的10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分级饮食方案。观察组依据患者病情及吞咽障碍程度,分为4个等级,从饮食方式、营养要求及干预措施等实施分级饮食。比较2组患者血清营养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饮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第14天的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37.57±3.82)、血红蛋白(136.42±10.52)、前白蛋白(348.78±6.63)明显高于对照组(29.54±3.64、97.54±10.85、206.65±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第14天BMI、AC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饮食相关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饮食方案能有效改善成批吸入性损伤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