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PD伴抑郁症状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及假刺激组。低频组、高频组患者分别给予低频1Hz、高频5Hz rTMS治疗,假刺激组患者则于相同时间点给予假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d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各组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10d后低频组患者HAMD分值由(13.67±8.15)分降至(10.05±4.83)分,高频组患者HAMD分值由(14.76±8.69)分降至(8.81±4.21)分,两组患者HAMD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低频组治疗10d后其HAMD分值较假刺激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分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患者治疗10d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其HAMD分值均显著低于假刺激组水平(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患者治疗后其HAMD量表焦虑/躯体化因子(F1)、阻滞因子(F2)、睡眠障碍因子(F3)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高频组认识障碍因子(F4)、绝望感因子(F5)分值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低频及高频rTMS治疗均能有效改善PD伴随的抑郁症状,且安全性较好,低频及高频rTMS对PD患者焦虑/躯体化、阻滞、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均较显著,高频rTMS治疗可能较低频rTMS治疗作用更强、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癫痫规范诊疗的患者90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应用常规脑电图监测,研究组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监测不同时程临床发作、异常痫样放电的关系,癫痫样放电发生时间、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等。结果:监测时,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癫痫样放电发生时间、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等更准确,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监测癫痫样放电发生率的准确性,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利于癫痫的诊断、治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低频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1Hz低频、5Hz高频rTMS分别治疗PD患者21例,设立假刺激组作为对照。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10m折返运动试验、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个月运动诱发电位的静息阈值(RMT)。 结果: 低频与高频组治疗后患者的 UPDRS、ESS、FSS分值、10m折返运动试验所需时间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1),MMSE分值有显著性提高(P<0.01),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RMT:低频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上升(P<0.01),高频组有显著性降低(P<0.01)。低频组治疗后即刻HAMD、ESS分值较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显著性下降(P<0.05),但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频组UPDRS、ESS、FSS分值、10m折返运动试验所需时间与治疗后同时间点假刺激组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MMSE分值治疗后即刻与假刺激组同时间点比较显著性降低(P<0.05),但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低频与高频rTMS治疗均能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安全性较好,高频rTMS治疗可能更有疗效,但短疗程的rTMS治疗的改善作用可能非持久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