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分娩对经阴道分娩产程的影响,以及在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产科接诊的80例孕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分娩管理,观察组孕产妇则在常规管理模式上给予全程导乐分娩。比较两组孕产妇产程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尿储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全程导乐分娩可有效缩短分娩产程,并对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分娩并发生失血性休克的4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两组失血性休克抢救效果及患者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量与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PT、APTT、Hb、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IC、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能够快速、有效纠正患者休克状态,较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异常、DIC、MODS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婴预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85例作为观察对象,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的阴道拭子、肛拭子进行检测,分析GBS阳性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GBS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1.18%vs 4.00%),P<0.05;观察组中GBS阳性患者发生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GBS阴性患者,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可作为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并且B族链球菌感染可能增加孕产妇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等不良预后结局,临床应重视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的检测、筛查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在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时,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产前检查及临床症状检查确诊为高危妊娠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A组孕妇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B组孕妇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C组孕妇在参考组孕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观察三组孕妇产后出血情况及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使用不同的药物对三组孕妇进行治疗以后,C组、B组孕妇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C组、B组孕妇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A组,A组的出血量明显较多、止血效果明显较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A组孕妇、B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C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三组孕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时,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相较于缩宫素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缩宫素联合前列腺素药物治疗不仅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出血量,同时该药物也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因此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