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278例ALL患儿。所有患者接受CCLg-ALL-2008治疗方案治疗,从对患儿早期治疗反应的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第15天骨髓缓解状态(D15-BM)、第33天骨髓缓解状态(D33-BMR)和第33天微小残留病(D33-MRD)4个指标分析不同分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3年EFS),将这4个指标和其他可能影响患儿预后的指标纳入Cox回归模型分析及其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269例患儿参与了第8天泼尼松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激素反应良好(PGR)者240例(89.22%)、高于激素反应不良(PPR)者29例(10.78%),其中PGR患者3年EFS明显大于PPR患者(P0.05)。262例患儿D15-BM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30例(87.79%),M2组20例(7.63%),M3组12例(4.58%);3年EFS M1组明显高于M2组、而M2组明显高于M3组(P0.05)。257例患儿D33-BMR试验显示,骨髓缓解状态为M1者227例(88.33%),明显高于M2组21例(8.17%)和M3组9例(3.51%);M1组的3年EFS高于M2组,M2组高于M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5例患儿D33-MRD试验显示,MRD10~(-4)组128例(69.19%),MRD≥10~(-4)-10~(-2)组43例(23.24%),≥10~(-2)组14例(7.57%);10~(-4)组的3年EFS高于MRD≥10~(-4)-10~(-2)组,而MRD≥10~(-4)-10~(-2)组高于≥10~(-2)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D8泼尼松敏感试验中PPR、D15和D33-BMR中M2和M3、D33-MRD中≥10~(-2)和T-ALL分型为影响ALL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早期治疗反应指标可预测ALL患儿预后情况,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昏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血清NSE、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保护患儿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