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URP术后腺体再次增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行TURP的990例BPH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32例(3.23%)术后腺体再次增生。结果:BPH患者的发病年龄小,OR=3.568,95%CI(2.6209.731)、前列腺前后径大,OR=7.708,95%CI(1.7159.731)、前列腺前后径大,OR=7.708,95%CI(1.71534.638)、残余尿量,OR=3.850,95%CI(1.50234.638)、残余尿量,OR=3.850,95%CI(1.5029.868)是TURP术后腺体再次增生、症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泌尿外科临床对BPH患者行TURP时,对发病年龄<60岁、前列腺前后径>4 cm、残余尿量<50 ml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王伟  耿达伟  曹沪春  孙云  章良庆 《医学综述》2014,(24):4553-4555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接受TURP的BPH患者570例,对影响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70例BPH患者TURP术后发生尿路感染者86例,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5.1%。年龄>65岁、术者年资较低、术前有尿潴留而行导尿术,BPH合并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 h及术后留置导管时间>6 d是导致术后尿路感染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BPH患者合并糖尿病(OR 2.71,95%CI 1.263.58)、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OR 3.30,95%CI 2.923.58)、术前因尿潴留行导尿术(OR 3.30,95%CI 2.9211.54)、留置导管时间>6 d(OR 2.96,95%CI 1.3811.54)、留置导管时间>6 d(OR 2.96,95%CI 1.3810.52)是TURP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 1.82,95%CI 1.0510.52)是TURP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 1.82,95%CI 1.0519.78)是保护因素。结论术前合并糖尿病、尿潴留、留置导管时间>6 d是导致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合理控制患者血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尽早拔除导尿管以降低TURP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长期使用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应该配合的具体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内瘘通畅情况,注意手术侧肢体体位,做好术后宣教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隐匿性阴茎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9年5月共治疗隐匿性阴茎患儿33例,通过阴茎根部背侧纵行小切口结合包皮整形完成阴茎矫正成型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8例近期出现轻度包皮水肿,1例术后2个月左右发生阴茎回缩,其余患者阴茎发育良好,外观满意。结论本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是治疗隐匿性阴茎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膀胱内灌注+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10例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4/G1-3)的病人采用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经髂内动脉介入化疗+膀胱内灌注治疗。手术结束后当天,开始用丝裂霉素20mg或羟基喜树碱10mg行膀胱灌注。手术标本经病理确诊后,经股动脉插管达髂内动脉,给予丝裂霉素10mg,长春花碱30mg,顺铂90mg后拔管。结果3例治疗一次,2例治疗两次(间隔一个月),随访2-5年,未见肿瘤复发。2例术后2、7月时复发,再次予以重复治疗并在随访中。1例晚期膀胱癌,伴肺、脑转移,经联合应用放射粒子植入、γ刀放疗等,存活5年。1例盆腔广泛转移的患者,治疗两次后拒绝治疗,半年后死于癌肿。1例治疗时间较短,在随访中。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对于确诊的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手术后,采用经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明显的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显著的降低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曲马多布比卡因氟哌啶在前列腺术后持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结束时,保留硬膜外导管,并将其与一次性镇痛泵连接。镇痛泵容量100ml,内含0.75%布比卡因15ml,曲马多400mg,氟哌啶5mg,以2~3ml/h的速度持续泵入。结果:150例中,139例术后完全无膀胱痉挛性疼痛,5例有轻微膀胱痉挛性疼痛,但不需另加其他镇痛药,3例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较重,肌注杜冷丁50mg后可缓解,1例无效。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采用经硬膜外导管持续给予曲马多布比卡因氟哌啶混合液预防BPH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输尿管镜狄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9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其中60例采用常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常规组),59例采取改良的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改良组),观察2组一次进镜成功率、进镜时间、手术总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改良组一次进镜成功率分别是83.3%和96.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改良组进镜时间较常规组缩短(P < 0.05),总手术时间明显降低(P < 0.01);常规组与改良组术后4周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1.7%和96.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通过调整进镜方式、控制碎石的能量与频率、注意进水压力及速度能有效防止结石上移,利于结石清除,减少手术总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电切加气化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电气化术(TURBT+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应用TURBT+TVBT治疗浅性膀胱癌2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2min,随访4-35个月,20例未见复发,2例复发后再次行TURBT+TVBT。结论:TURBT+TVBT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8例均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腺性膀胱炎。予抗炎治疗、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及药物膀胱灌注。随访2~50个月,总有效率82.1%,疗效满意。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药物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最有效的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并易伴发尿路上皮癌,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0.
何习霞  章良庆 《现代保健》2010,(29):113-114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长期使用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应该配合的具体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内瘘通畅情况,注意手术侧肢体体位,做好术后宣教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