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技术在超细经鼻电子胃镜检查术中的运用。方法经鼻进行超细电子胃镜检查,并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结果 1 228例患者,一次性进鼻送镜成功1 151例,成功率为93.7%。因鼻骨术后11例,鼻甲肥大、鼻腔狭小等58例,害怕经鼻8例,共77例改为经口检查。术后鼻腔轻度出血22例(1.9%),自觉鼻腔疼痛84例(7.2%)。结论超细经鼻电子胃镜检查术,具有术前恐惧感小、术中不适感轻、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但操作技术难度、护理配合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子肠镜检查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 306例行电子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采用传统灌肠进行肠道准备,B组102例口服电解质进行肠道准备,C组104例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依从性和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依从性均优于A组和B组;C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结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熄风化湿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5-HT和VI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母婴分离+乙酸灌肠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低剂量熄风化湿组、高剂量熄风化湿组和西药组,低剂量熄风化湿组、高剂量熄风化湿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低剂量熄风化湿方、高剂量熄风化湿方和匹维溴铵混悬液灌胃2周后,检测大鼠稀便率和腹壁撤退反射评分(AWR),ELISA检测血浆5-HT和VI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5-HT和VIP含量。[结果]与IBS-D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稀便率、AWR评分、血浆和结肠组织5-HT和VIP含量显著降低,且随着中药浓度的增高,稀便率、AWR评分、血浆和结肠组织5-HT和VIP含量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湿方可能通过降低IBS-D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5-HT和VIP含量来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方法: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CONSORT声明中的条目对文献质量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一种中药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桂芍巴布贴制备工艺的优选研究。方法以巴布剂的外观性状、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求得总因子得分(F),以F为综合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聚丙烯酸钠NP-700、甘羟铝、甘油等的用量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方比例。结果桂芍巴布贴的最佳处方为NP-700-PVP K-30-甘羟铝-EDTA-2Na-酒石酸-甘油-浸膏(8∶1∶0.25∶0.07∶0.15∶25∶20),酒石酸、PVP K-30、NP-700、甘羟铝、甘油、EDTA-2Na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优选的桂芍巴布贴易涂布、膏体均匀、黏性较好,可为桂芍巴布贴的新剂型开发提供基础;同时主成分分析法为中药多指标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15:00组)21例和B组(21:00组)22例,让患者排除大小便后予达康灌肠方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灌肠后保留时间、便意感、临床疗效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保留时间及灌肠后便意感比较,t=0.331和Uc=7.224,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Uc=1.634,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敷贴时间的中药脐敷治疗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泄泻患者随机分为脐敷时间4h组、8h组和24h组,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3组临床疗效8h组与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主要症状各不同时段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h组、24h组与4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组与24h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观察:8h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24h组(P0.05),与4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敷治疗泄泻贴敷时间以8h为宜,贴敷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疗效,贴敷时间过长不能增强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章细霞  奚肈宏  田耀洲 《全科护理》2016,(14):1471-1473
[目的]探讨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病人,术前排除手术禁忌,术中按标记、注射、切开、剥离的顺序操作,术后病理送检,1个月、3个月随访胃镜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结果]41例病人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均一次性切除成功,1例术中穿孔并转腹腔镜修补,所有创面愈合良好,均无术后出血、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的成败与护理密切相关,专业细致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